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顺治皇帝在哪里火化的? 秉炬于景山寿皇殿(1)

2016-11-03 16:00:49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肖欣乾

本报8月11日文史版曾刊发《老北京“五镇”之东镇——神木厂在东直门外还是广渠门外》一文,就景山公园在绮望楼举办的《景山历史文化展》中将“东镇”神木厂写成在“东直门外”提出质疑,并以详实的史籍资料论证了老北京“五镇”中的“东镇”应为广渠门。此外,还指出了在寿皇殿的介绍中将东侧牌楼上乾隆皇帝御题的“绍闻祗遹”中的“祗”字写错了等。景山公园知错即改,展板上这两处文字现在都已做了更正。但令人遗憾的是,展览中仍然存在一些疏漏,比如,在介绍北京城肇始的展板上,将“曰”字错写成“约”:“北京古城肇兴于周之初。‘其名约蓟’……”此外,在介绍寿皇殿的文字下面也有一处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清顺治十八年,顺治皇帝以天花甍于养心殿,后遗体火化移棺于景山寿皇殿。”从这句话来看,顺治皇帝似乎是火化完才移棺于景山寿皇殿的,然而历史事实却并非如此……

“其名约蓟”还是“其名曰蓟”?

“曰”的本义为“说” “约” 的本义为缠束

正在景山公园绮望楼举办的《景山历史文化展》,通过大量的文物资料、历史图片、3D影像等,图文并茂地讲述了景山地处老北京中轴线的独特地位及其历史变迁。前言后面的第一块展板即介绍了《公元前1045年 北京建城》,但下面却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北京古城肇兴于周之初。‘其名约蓟’……”显然,这里的“约”本该是“曰”字,“其名约蓟”应为“其名曰蓟”。

“约”和“曰”能“通假”吗?先看“曰”,“曰”字是一个指事字,在甲骨文中,其形象很像是一个倒置的木铎。木铎是起源于夏商、以木为舌的一种青铜大铃,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常用木铎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注意。“曰”字的“口”像是铎身,上面的小横像是铎舌。木铎倒置,表示振铎者将发语以告人。故“曰”字的本义为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曰”字是在“口”的上边加一短横作为指事符号,表示嘴巴的动作,造字本义是开口说话。东汉许慎的《说文·曰部》称:“曰,词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词者,意内而言外也。有是意而有是言。亦谓之‘曰’,亦谓之‘云’,‘云’、‘曰’双声也。”再看“约”,“约”字是一个形声字,从“糸”,“勺”声。“糸”的本义是细丝,或丝绳,可用于捆绑;“勺”是容量极小、空间有限的容器。“约”为用绳索捆绑使物体处于有限范围内。《说文·糸部》:“约,缠束也。”“束”是将散开之物捆绑在一起,“约”即为束缚、捆缚,所以,“约”的本义就是制约、约束。由此可见,“约”字完全没有“说”的含义,“曰”和“约”二字不能通用。

那么,蓟城是怎么来的呢?早在几千年前,在中华大地上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城”,“蓟”和“燕”是北京地区两个自然生长的邦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商灭纣”,建立了周王朝。为加强对中国北方的统治,分封了先圣王(一说黄帝,一说尧帝)的后裔于蓟。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礼记·乐记》也有:“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据说,“蓟”的得名源于蓟丘,而“蓟丘”的得名又是源于这里最早生长着一种叫“蓟”的植物。在现代植物学分类中,“蓟”属于菊科,有“大蓟”和“小蓟”之分。小蓟是人们通常说的“刺儿菜”,大蓟则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可达一米以上,茎有刺,叶子羽状,花紫色,可入药。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漯水注》中记载:“……昔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有关专家考证,蓟丘在今北京广安门附近,现在白云观西墙外原有一处高丘,很可能就是蓟城的遗址。到了周成王时,又封王室贵族召公于北燕。“北燕”在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一带。春秋时期“蓟微燕盛”,“蓟”被“燕”所灭。因“蓟”城地处华北平原的北端,是中原与塞上往来的交通枢纽,“燕”遂将国都都城也迁到了“蓟”。“蓟城”作为北京城的源头,正如绮望楼《景山历史文化展》所说的“北京古城肇兴于周之初。‘其名曰蓟,其时为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