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3日专电(记者施雨岑)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3日表示,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是文物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并且具有可行性。目前,文物博物馆系统的行政、事业机构设置与承担的繁重任务相比很不适应。
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更多参与,更好保护”——首届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论坛3日在北京举行。励小捷在主旨演讲中剖析了当前文物保护的现状,认为社会组织因其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参与文物保护的过程中,既可以承接政府扩散的一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也可以代表公众对政府的文保政策提出意见、加以监督。
他透露,据国家文物局督查司的统计,今年1月至9月共督办转办文物违法案件线索128件,其中社会组织和群众举报、媒体反映的达104件,占81.3%。
“文物,提醒我们记得来路;文物,启示我们继往开来。”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李春林认为,只有把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组织,才能形成文物保护的强大合力。
据介绍,本次论坛以“更多参与,更好保护”为主题,旨在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交流,在加大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力度上凝聚共识、在促进全国文物保护社会组织联系上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