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新民网】昨天(8日),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启动“与沪有约”沪文化传承主题活动。几天后,钱乃荣、王汝刚、茅善玉等上海方言研究专家和地方戏曲表演艺术家们,将前往社区和学校举办海派文化精品讲座,重点是推广沪语。但钱乃荣却直言“效果不会太大”。这又是为什么呢?
钱乃荣是著名沪语专家、上海大学教授。他说:“目前有两派在争论,一派要保护上海话,一派则希望顺其自然。我主张顺其自然。但现在很多小朋友不讲上海话了,这就是语言发展不顺其自然的结果。”在钱教授看来,现在有个误区,就是把推广方言不力怪罪于外来人口增多,其实,上世纪五十年代,市中心的黄浦区真正本地人也仅在户籍人口的6%左右,大量的是新移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新上海人”,但他们有个特点,就是在家里可以说一口宁波话、苏北话、苏州话等,但出了家门到了社会上,又基本上都会用流利的上海话交际。“但现在情况与以前大不相同了,说方言好像变得很别扭了。我们曾经有个调查,不要说本地孩子不说上海话,就是新上海人的后代,他们居然几乎都已经不会说家乡话了。”他说。
钱乃荣表示,像“生”与“伤”、“打”与“党”、“石头”与“舌头”等字词,在上海话的读音里应该是有区别的,现在的年轻人读不准确也就罢了,但不能容忍的是,越来越多本地青少年说出的上海话已经难听无比,比如,常常听到有人把“出生证”读成了“畜生证”,把“痱子”读成“妃子”,把“山楂片”读成“三只屁”。更令钱教授不安的是,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已经“开不了口”,上海话也变成了“哑巴语言”,只会听不会说。有一次他去某小学上课,请同学们用“捣浆糊”三个字造句,但没人能说一句完整的上海话,换作普通话表达时就瞬间“出口成章”了。
从小在卢湾区长大的钱乃荣不仅拒绝了母校向明中学请他去上方言课的邀请,还坚称沪语进课堂没啥大作用,因为只是上课教教,课后又变成了普通话,或者同学间日常交流都不说方言,那么,即便各个年级都开沪语课,也不能真正起到传承方言的作用。此外,钱教授发现有些沪语比赛里,会说方言的孩子就那么几个人,且都是按固定的几个“节目”表演而已,幼儿园孩子在唱“笃笃笃,卖糖粥”,没想到小学生乃至初中生上台表演时,竟然还是卖不完的糖粥。钱教授忍不住问一个孩子“糖粥”是啥,孩子竟不知其义。如果再问问孩子刚才表演的沪语民谣“三斤胡桃四斤壳,吃侬肉,还侬壳”到底是在说什么,孩子十有八九答不上来。(新民晚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