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读书也可以很好玩 “丢书大作战”引热议(1)

2016-11-16 05:00:48    人民日报  参与评论()人

11月15日,一场名为“丢书大作战”的活动在北上广三地同时上演。约1万本图书被“丢”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地铁的座椅、角落等地点,等待经过的人们捡起、阅读。不少明星也参与其中,很快在网络引起热议。

把书“丢”到地铁里,吸引更多年轻的读书人

这个活动是一个叫做“新世相”的微信公众号发起的。公号的运营方、北京世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汪再兴说,“丢书大作战”源于“赫敏伦敦地铁藏书”活动在社交媒体的火爆。

“一周前,‘新世相’决定组织这个活动。我们写邮件给发起‘地铁读书活动’的英国机构的负责人,他们表示支持并向我们传授经验。同时,我们快速确认了京港地铁、海南航空和滴滴顺风车为合作方,作为这次投放的主要渠道,多家出版社支持了此次发放的1万余册图书。”汪再兴说。

尽管受到了一些质疑,认为这个活动有“营销作秀”的嫌疑,但在汪再兴看来,“丢书”契合了大城市年轻人的阅读需求。“这次‘丢书’活动选择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正是面向日常渴望和喜爱读书但又没有时间去选书的年轻人。”汪再兴说,下一步,他们会把线上和线下系统优化,在不消耗公共资源的前提下,帮助用户自发完成图书的共享和传递。

汪再兴说,在选书上他们有自己一贯的标准,那就是“有价值的阅读”。在他看来,不管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年轻人对阅读的渴望绝不仅限于“流行书”。

“新世相”还在今年6月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一位内蒙古库伦镇的小伙子在寄回的图书里这样写道:我是一个在镇上小卖部打工的年轻人,之前接触的都是流行书。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好书,我是认真地一个字一个字看完的,我希望在这样的城市里,能有越来越多像这样的好书。

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院长程三国认为,“丢书”活动很有创意。“无论做什么,只要能让更多人参与到阅读上来,都是好的,地铁里‘丢书’的活动类似于以前的图书漂流,但因为地铁人流密集,所以效率更高。”

“双11”图书销量增长迅速,年轻人成为购书主力军

刚刚结束的“双11”,也在消费数据上佐证了年轻人对于阅读的渴望。根据天猫图书的数据,当天销售码洋超过5亿元,共售出约2000万册(套),其中21岁至30岁的年轻人占据了总购买人数的近40%,成为2016年“双11”购书的主力群体。和2015年相比,该年龄层的购买人数比例提升了近8%。

来自京东的数据则显示,11月1日至12日,图书音像销售码洋同比增长64%,其中26岁至35岁的年轻人群体,约占总购买人数的55%。

年轻人网购图书的种类,也并不局限于教辅、畅销类书籍。杨绛的《我们仨》登上天猫图书“双11”销量第一位,《活着》《追风筝的人》《三体》均位列天猫榜单前十名。

“虽然不能确定这是否是一种趋势,但初步观察来万圣书园的读者,年龄确实有明显下降趋势。”万圣书园创始人刘苏里说。

果麦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路金波2006年进入出版行业,经历了这个行业十几年的变化,在他看来,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印证了他的一些观察。“前些年,中国出版行业是‘两头大’,最爱买书的是60岁以上的和16岁上下的人,出版业主要做少年和老年市场。当时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现在年轻人不读书’。现在,80、90后成为网络购书主体,说明年轻人正逐渐成为文化消费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