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国内专家齐聚峨眉山探讨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016-12-06 21:51:22      参与评论()人

研讨会现场。李昕锋 摄

中新网乐山12月6日电 (刘美岑 刘忠俊)“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可以借助现代技术走科学保护的道路。”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自然与文化世界双遗产保护研讨会上,四川住建厅副厅长樊晟表示,希望峨眉山-乐山大佛可以成为世界上具有样板作用的世界遗产示范基地。

1996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墨西哥历史文化名城梅里达举行的第20届全委会上,全票通过峨眉山—乐山大佛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至此,乐山大佛与峨眉山携手“申遗”成功,昂首迈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之列。目前,在中国50处世界遗产中,包括峨眉山-乐山大佛在内的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仅有4处。

研讨会上,世界遗产保护专家们围绕峨眉山-乐山大佛申遗20年来开展的卓有成效的遗产保护工作、世界遗产保护工作中相关问题的思考与探索等进行了热烈讨论。同时就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今后如何继续秉承保护为主的基本理念,加大保护力度,强化科学规划和现代科技手段在景区保护中的应用,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确保世界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乐山大佛依然面临包括水的侵蚀破坏、表面岩体的风化破坏、大佛表面整体开裂破坏、九曲栈道岩体的严重损害在内的多种侵蚀破坏。”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总工、研究员王金华表示,水的侵蚀是乐山大佛最主要的威胁,其中雨水的危害占70%。雨水病害治理的唯一措施是建造乐山大佛保护性建筑,但这直接影响大佛的景观价值,需要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他表示,即使短时间里不能实现,但开展以水害治理为目的措施应立刻筹划。

而对于峨眉山自然景区的保护,国际动物学会秘书长韩春绪则表示一定要加强对自然遗产区监测系统的投入,并且展开长期的、连续的、真实的监测。“摸清关键物种和濒危物种本底,建立科学保护措施,并对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给予一定的支持和优惠。”

“峨眉山-乐山大佛申遗成功20周年”活动上,乐山大佛景区新一批遗产保护工程也正式启动,包括乐山大佛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和乐山大佛窟左侧山体加固保护工程两部分。将运用国内最先进的监测技术、信息技术,对大佛进行全要素全方位全天候监测。

此次“峨眉山-乐山大佛申遗成功20周年主题纪念活动”主要有主题纪念活动启动仪式、“世界遗产在中国”主题展及乐山文化艺术展、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等三部分举行,旨在通过活动进一步总结遗产保护经验,提升遗产保护理念,推动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据悉,此次研讨会吸引了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遗产保护专家,峨眉山—乐山大佛、黄山、泰山、武夷山、普陀山、五台山、九华山等遗产景区代表等百余人参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