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80后小伙张辰亮:解密清代“海鲜”图鉴的博物男神(2)

2016-12-09 16:01:11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中国对海洋的重视很不够,画鸟、花、虾、大闸蟹比较多,但关注海洋生物比较少,因此像《海错图》这样一部关于海洋生物的图谱是非常重要的。”张辰亮总结道。

吃很重要,保护更重要

在《海错图笔记》中,张辰亮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分类法,把书中的生物归为“介部”、“鳞部”、“虫部”、“禽部”四类。“虽然不符合现代科学的分法,但可以展示古人是怎样给生物分类的。”

妙趣横生,是阅读这本书的感受。明明是部科普读物,但并没有正襟危坐之感;张辰亮作为作者,也没有什么“偶像包袱”,他会以年轻人特有的语言和方式,描述生物的外形、分布、习性、用途,还常常逗趣地评价原作者聂璜的清奇画风和文字,考证他听来的传说靠不靠谱。

比如龟脚(现学名龟足),聂璜讲了个故事,说有个中原人想买龟脚吃,又不知道叫什么,只好写:“给我买那种长得像‘勿’或者‘易’字的东西。”聂璜被戳中了笑点,在后面写“可为喷饭,至今以为笑谈”。而张辰亮则一本正经评价道:“从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聂璜笑点够低的。”

又比如鲎,原本有六对附肢,聂璜却画了18条。张辰亮又不给面子地评道:“难道他眼睛间歇性散光?”

玩笑归玩笑,科普还是很认真也很不容易的工作。就拿鲎来说,它的腹面图在《海错图》第三册最后一页,背面图却在第四册第一页,而偏偏第四册却藏于台北故宫。一种动物被分成两半,隔海相望。张辰亮去台湾,希望能遇到,却也未能如愿。后来,他找到了台北故宫出的一本图册,其前面彩图中正附有那张鲎背图,这才“破镜重圆”,真是极其幸运。

乍一看,《海错图笔记》挺像本菜谱,在不少生物下面,张辰亮都细细讲了其烹饪及食用方法,还配上令人食欲大动的美食图片。这不免让人想起他运营《博物》杂志微博的日常,总是得回应网友们关于某物“能好怎”(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的问题。不过,张辰亮说,这其实就是《海错图》原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人认识生物最常见的一个切入点。但接着,他又严肃道:“这一点现在有争议,不能光把动物作为资源来看。我在书里写得比较清楚,若某种动物可以合法捕捞,我就写可以怎么吃;若是某种动物现在比较少或是濒危,我就写明它的状况,再介绍古人是怎么吃怎么用的。知识要介绍,但也要有保护的意识。”

随着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和过度捕捞,许多海洋生物的近况大不如前,不复有《海错图》里的繁盛景象。比如中国人最熟悉、从前产量也极多的大黄鱼(《海错图》中名“石首鱼”),自人们发现并广泛使用“敲罟”(即敲击船板,引起鱼头部的矢耳石共振,使之被震晕而浮上水面)的方法“断子绝孙”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野生大黄鱼数量锐减,以致到现在一条野生大黄鱼能卖到几千元一斤,形成了恶性循环。

如何对待濒危的海洋生物,其实人人都可以做出一些努力。张辰亮说:“首先不要去吃,然后你可以做到一些小事,比如陆地寄居蟹很大程度上依靠沙滩上的壳去居住,但沙滩上的贝壳被游客捡走了,它们就没有壳了。在寄居蟹寄居的地方,你就可以不捡这些贝壳,给它们一个居住的地方。”

保持“小孩爱好”的高冷男神

张辰亮从小喜欢大自然,常常到野外去观察各种昆虫的习性,甚至带回家喂养。他也很喜欢海洋生物,到海边去,别人都在海滩上躺着,他却会去礁石那里看看上面附着的生物。“这是个小孩的爱好,我可能持续时间比较长。海洋生物的密度比陆地大很多,一块很简单的礁石,上面的生物就比大草原上的昆虫密度大得多,我玩得特别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