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王亚蓉:传承民族服饰文化的“大国工匠”(1)

2016-12-28 16:42:37      参与评论()人

中新网12月28日电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这是唐朝诗人杜甫在《丽人行》中描述长安士女衣香鬓影、锦罗玉带,与暮春相映成辉的画面。

中国的文学作品中留下了大量与霓衣艳裳有关的诗文,我们从这些文字中能够一窥古人服饰的繁复多端、亮丽纷呈。然而,当这些盛装华服在深墓中沉睡几千年后出土,早已“鹑衣百结隐春秋”,失去了它们原本璀璨绚美的模样。

但有一位大家,能让千年出土的古代服饰重新回归雍容华贵、光鲜夺目的本色。她,就是中国文物修复大师、中国纺织考古学家。

她将泥坨糊浆,变成流光溢彩的织锦

每当有大墓文物惊世出土,王亚蓉总会出现在现场,专注地发掘,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刚刚出土的珍贵的丝织服饰,生怕它们受到丝毫损伤。

她将沉睡几千年的丝织品,游刃有余、细致入微地从泥沙中分离、提取出来,然后再“化腐朽为神奇”,完美地将它们复织出美妙绝伦的古丝绸纹路。

做这些工作,几乎没有可用的高科技手段,王亚蓉仅凭一双素手来实现。

“纸寿千年,绢寿八百”,古墓中出土的丝绸,经过千年洗礼,已是一触即碎、入水便溶。而从粘稠土层中提取几千年前的丝绸文物,难度可想而知!

手握一笔羊毫,或一把钢镊,王亚蓉从沉默的黄土层中慢慢地剥离着千年织品。

“你看,虽然那棺材密封得很紧,但是这沙土,不知怎么进去的,我们一般都用手术的镊子,眼科手术用的镊子,轻轻地剥离……”

而将千年织品还原本色,需要丰富的纺织考古经验和传统织造技艺的功底,王亚蓉四十多年从事考古纺织品文物现场发掘、保护研究及鉴定工作的经验,让她能够得心应手、轻车熟路。

“所有出土的织锦目标物,都需要考证地域、年代,查阅当时的纺织方法,设计出修复方案,再进行清洗、染色、刺绣、织造等复杂的复织工序。”王亚蓉说。

在对一件2600多年前的东周丝织品进行研究、复织的过程中,王亚蓉在200倍的显微镜下,仔细观察着目标物的经纬线——每厘米排列240根经线,每根线的直径只有0.1毫米!现代化设备织出的高档布料经线密度大约是每厘米100多根,而2600多年前的古人竟用手工织机做到了一厘米排列240根经线。

“这丝织品上的经纬线非常均匀,说明当时养蚕缫丝的技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王亚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做这些工作,一定要有耐心,必须全神贯注,手、脑、眼并用。”

王亚蓉的研究,从东周的朱染双色织锦到清代的绸缎绫罗,贯穿了中国近3000年的丝绸史。她的心里、眼中、手上,仿佛织出了丝绸经纬般的中华服饰文化的历史。

王亚蓉曾参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及三号汉墓、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河北满城中山王刘胜墓、北京大葆台汉墓、辽宁省叶茂台辽墓、河南省三门峡号国墓、北京老山汉墓、新疆民推三一八号墓、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江西靖安东周墓葬、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等的发掘、研究和保护工作。

那些历经千年的稀世珍品、吉光片羽,混杂在大块大块的泥坨糊浆之中,东周的瑰彩、西汉的斑斓、唐朝的绚烂、宋代的琳琅、清代的亮丽……经过王亚蓉的妙手回春,最终都从一块一块的泥坨糊浆,变成了流光溢彩的织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