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单霁翔:要把紫禁城完整交给下一个600年(2)

2017-03-15 15:00:55    央视新闻客户端  参与评论()人

单霁翔:是你自己管理为中心还是以为观众服务为中心?谁是主角?今天认为观众是故宫的主人。

记者:所以说办博物馆这么一种观念,也是需要这种变化和改革的过程。

单霁翔:是的。我们过去一说起故宫博物院,经常说一些骄傲的数字,比如这世界最大规模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世界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一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观众来访最多的博物馆,说的都是世界之最,这些最重要吗?今天我们理解不是最重要。

记者:那什么最重要?

单霁翔:如果你说你的馆舍大,但是70%的面积都不开放的话。如果你说你的藏品多,99%人们都看不到的话。如果你说你的观众量大,人们都从前门一直走到后门,当作旅游景点的话。就不是一个真正能融入,人们社会生活人们喜欢的博物馆。

记者:博物馆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单霁翔:当然博物馆你把它收藏起来,将来子孙后代都可以享用。但是今天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如果这一生都看不到文物藏品,这是不公正的。

记者:这存在什么公正的问题?

单霁翔:比如我们收藏的五万三千幅绘画,七万五千件书法,两万八千件碑帖,我们有一个书画馆,这个书画馆每年春季秋季两个大展,但是按照这种速度展,要913年人们才能看一遍,我们都活不到913年。藏而不露的话,对人们的文化权益就是伤害。所以今天要建新的博物馆,建故宫博物馆北院区,香港政府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两个月以后,要在厦门鼓浪屿建第一个在外地的分馆。

记者:我经常在想,像故宫这样一个蕴藏丰富的博物馆,它是历史的印迹。对于我们当下来说,它的意义是什么?

单霁翔:其实在我们的眼里,这些故宫的古建筑群,故宫的文物藏品是有生命的,它的生命比人的生命要长得多,它在生命历程中要不断跟制作它的人,今天人们的生活要建立联系,这样才能使它更加好的保护。

记者:为什么要跟这些文物产生联系?文物为什么要跟当下产生联系?

单霁翔:因为人们需要智慧,这些智慧是历代叠加起来的,比如这些古建筑群、文物藏品,上面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这种工匠精神又是今天现实生活中我们倡导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什么青少年喜欢?他感受到的是一种工匠精神,今天这么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居然还有一个群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静静地在那里面,修一件文物,面对一件漆器,能用7个月的时间把它修复好,他们感觉这样的震撼,是过去没有感受到的。所以文物在说话,要叫文物更多的说话,要叫文物和更多的世代对话,这是博物馆最重要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