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通讯:绽放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呼麦传承中的“女人花”(2)

2017-05-13 11:31:28      参与评论()人

“男生和女生的区别主要是因为生理的区别吧。女生的气息、力度、肺活量都没有男生的大。但我们平时的训练方法都是一样的。”萨如拉也是这次项目的学员,谈及这50天的训练,深有感触。

“呼麦的表演很像一种内功。呼麦是一种自然的声音,自然的演唱方式,可以描绘自然,和自然沟通。”来自中国台北的汉族姑娘李纪辰调侃说。她是台南艺术大学民族音乐史在读的学生,现在的她不仅能与同伴进行呼麦表演,同时还学会了几首蒙古语民歌。“我听老师说,女生唱哨音时很亮,但低音时没有男生那么厚。在训练时,老师也会给女生更高的音域。”

“说实话,这要看个人条件。目前我所知的优秀的女呼麦手之前都是唱女中音的。”麦拉苏以多年的呼麦教学经验向记者继续解释说,如果女生本身的声调偏高,那么学习呼麦就会比较吃力。

“与男生相比,女生唱呼麦的最大优势就是独特吧,毕竟唱的人太少了。男生本来的自身嗓音条件就更符合唱呼麦,他们演绎起来就更轻松。”乌云塔娜是一名专业的呼麦表演者,2009年开始学习呼麦的她现在舞台经验丰富。“呼麦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但有时候好想带个面具上舞台。因为表演呼麦时要憋气嘛,没法做很美的表情。”

“我想我有一直唱下去的责任吧,我也很荣幸能把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在乌云塔娜看来,这已不仅仅是一份职业,而更代表了一份延续民族文化的骄傲。“现在的女呼麦手已经比以前多了,但仍是很少。尤其是能够上专业舞台表演的,在中国据我所知不到5个。”

“我想我会一直唱下去。”萨如拉接着说,“如果有下辈子,我还想唱呼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