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个别非遗像濒危动植物 非遗如何求“活路”?(2)

2017-05-15 10:31:23    半月谈  参与评论()人

不仅是传统手工艺面临传承困境,包括拥有600多年悠久历史的昆曲在内的“口头非遗”也面临如何“活下去,传得开”的问题。全国专攻昆曲小生的青年人,一度不到20人。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副院长王芳在昆曲艺术舞台上整整工作了40年。这40年,同时也是戏剧艺术从低谷到逐渐复苏的40年。“困难的时候,剧团一年演不到10场戏,办公楼改成了招待所,演员兼职做服务员,不少年轻演员为挣钱去歌厅当歌手,我也到婚纱影楼当了兼职的化妆师,偶尔有零星的小剧场演出才去。”她说。

求“活路”要打通阻点

蒋道银、王芳、周朱光都曾遇到过各自行业传承发展的难处。不过,事情总归有了新的起色。半月谈记者采访中,他们都认为,克服了各种困难,非遗完全可以走出一条自己的“活路”。

周朱光说,龙袍绘制技艺传承最大的难点是在现实生活中龙袍已失去了使用价值,一般古装戏制作的龙袍只是个大概外形,缺乏传统古法制作工艺的传承,而博物馆又以收藏老物件为主。

王芳介绍,近10年,全国378个剧种陆续流失了100多个,仅剩261个。虽然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已成共识,各地陆续出台系列硬指标和戏曲振兴计划,但是苦于基础不牢,“下任务容易,完成难”。“当然政府可以购买服务,可是具体又如何选择?目前的现状是能够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力量仍相对薄弱。”她说。

蒋道银认为,行业内、社会上对非遗传承的意识不断增强,但实际操作起来依然困难重重,首先还是受阻于传承保护体制机制的局限。“传统体制机制,大多是靠事业单位。往往越是学历高、职称高的工作人员,未必掌握了这门手工艺,而学历一般、身怀绝艺的传承人,往往很难脱颖而出。”蒋道银说。

如今,这些难点正在通过各种灵活的非遗传承机制得到克服。在周朱光的设想中,应当有一座覆盖更全面的非遗博物馆,对创作非遗作品的传承单位与传承人推出保护性收藏计划。每年由非遗单位制作相关作品,由国家支持的非遗博物馆或文化馆申请资金用以收购、收藏、展示、教学。

周朱光的美好设想,通过上海市政府的规划发展、协调统筹,正一步步化为现实。今年3月,定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承中心”的上海“大世界”对外开放。这一承载上海百年历史的“大世界”地标,从试运营起就得到广大市民的高度关注,试运营期间的客流量始终保持在每天6000~7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