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当我们讨论“国家宝藏”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2017-12-28 18:03:04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图表:《盗/守墓笔记》一

当我们讨论“国家宝藏”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新华网北京12月28日电(聂晨静)12月以来,有着中国版“博物馆奇妙夜”之称的《国家宝藏》持续刷屏,网友纷纷表示又燃又感动,“笑着笑着就哭了”。

然而,与节目中各大博物馆所展示的“国家宝藏”相比,现实中,还有更多的“国家宝藏”仍然躺在960万平方公里已知或未知的角落里。它们与盗墓贼之间,或许只差一个盗洞。据统计,2014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年均2000起文物犯罪案件被立案,其中,盗掘古墓葬、古遗址案件占了一半以上。

打击文物犯罪,国家在行动。今年7月31日、11月10日,公安部罕见地连发两批A级通缉令,对总共20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员进行公开通缉。A级通缉令的威慑力是强大的,综合新华社报道,目前至少已有17名在逃人员到案。梳理发现,这些人里半数以上为主动投案,其中2人在通缉令发出次日选择了自首。

就在《国家宝藏》节目播出前五天,11月28日,公安部第二批A级通缉令上的在逃人员于才,在陕西淳化县被抓获。于才曾多次在西安灞陵盗掘古墓葬,并将大量珍贵文物倒卖国外,系公安部挂牌督办的“7·20”陕西淳化系列盗掘西汉古墓葬案嫌犯。

在公开报道里,“7·20”案是今年破获的最大盗墓案,共涉及96起文物案件,1100余件文物“上交国家”,追缴的西汉鎏金编钟、琉璃发簪世所罕见。

  图表:《盗/守墓笔记》二

伤痕:盗洞可以填回去,然后呢?

新华社一篇报道中曾提到,在陕西秦雍城遗址,一位秦国国君的墓葬区累计有270多个盗洞,这些大大小小的盗洞来自多个朝代,算下来,自这位国君下葬后平均每10年就会被一个盗墓贼“探望”一次。

在公安机关公布的盗墓大案中,很多案件侦查的起点,也都是盗洞的发现。盗洞是盗墓贼出入墓葬的通道,也是盗墓行为存在的直接证据,因此有不少人会将盗洞掩埋,以掩盖犯罪痕迹。

10月份终审被判死缓的姚玉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盗墓案——公安部部督2015一号特大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系列案件头号主犯,盗墓界人称“祖师爷”。媒体报道,姚玉忠有一个“高明”的细节:盗墓时带一包草籽,临走回填盗洞,撒下一把草籽,用不了多久,挖开的土上就长草了。

盗洞可以回填,但被破坏的墓葬与遗址,真的会像伤疤愈合一样没事了吗?

在考古专家眼中,盗掘一座古墓,不光文物被盗,还会破坏墓葬中原有的层位、器物的共出关系及其携带的各种文化信息,而这些恰恰是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依据。盗墓,对于研究文物及其所处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是巨大的灾难。

 

  图表:《盗/守墓笔记》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