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九年(1893年),南洋侨商首富张弼士忙着筹备烟台张裕酿酒公司之际,原籍北爱尔兰的英国传教士詹姆士·马茂兰,在烟台大马路开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贸易公司,中文称作“仁德洋行”。
一段来烟洋商四十余年的经营传奇,自此拉开序幕。
洋创业
老马茂兰夫妇19世纪80年代已来到烟台传教,起初仅靠英国政府发放给海外传教士的微薄津贴生活,日子艰难,有时还得由家境富裕的本地信徒接济。后来他们在传教时发现,烟台及胶东一带妇女心灵手巧,但大多闲居在家,生活贫苦,就打算把这些廉价劳动力组织起来,教授她们编织花边,销往海外。既做了善事,赢得当地民众好感,又能从中获利,改善手头拮据的窘况,可谓一举两得。
应运而生的仁德洋行,启动资金来自老马茂兰积攒的传教士津贴及教徒捐赠,为了标榜洋人也尊重“仁义道德”的中国传统,讲究经营信用,特取名“仁德”。稍后,老马茂兰夫人还设立了一间教会手工学校(后改名培真女校),专门收容生活无着的女子入学,半工半读,学织花边。她们毕业后再辗转传授,几年下来,仅烟台一埠,借此为生计的妇女数以千计,花边生产成了烟台兴盛一时的行业。
到20世纪初,生意日益兴旺的仁德洋行,资金滚动积累达到五六万两白银之巨,进出口贸易量一度居山东境内洋行首位。根据《中英条约》中“协定关税率”的保护条款,仁德出口货物享受关税豁免优惠,销往海外市场的花边,以教会慈善性质的孤贫院出品之名义销售,也不用在入口国纳税。再加上收购花边及付给女工的报酬,都使用中国的铜元,而出口结算则收英镑,汇率利差可观,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也很强。
1916年,老马茂兰病逝于烟台,仁德洋行业务由精明强干的老马茂兰夫人接管,具体事务则从上海聘请英籍经理人负责。老马茂兰夫妇育有两子两女,均在烟台出生和受教育,长子大马茂兰一战时应征入伍,战后与美国富商之女结婚,并得到后者资助。1923年前后,他重返烟台加入仁德洋行,1926年正式出任经理,还兼任烟台外国商会主席。
多元化
大马茂兰主管时期,仁德洋行生意达至鼎盛,为外国资本在烟台最大的一家,进出口及商务代办业务居于山东全省首要地位。它不仅在青岛、济南设立分支公司,在威海、上海等地设有联合股份公司,还到香港注了册。洋行内部设茧绸、发网、花边、印刷、进出口五个部门,并斥资收购了一家经营不善而倒闭的船行。洋行上层高管多为英籍人士,各部门由熟悉本地情况的中国人协助打理,各级职员200余名,工人则有300多人。
比如,仁德洋行经营的发网业(各地收集头发染色编织而成),初始投资不过一两万元,两三年间即获利十数万元。据仁德洋行华人经理后来忆述,在最景气的年份里,该洋行发网的年出口额,多达800万银元。而“两头在外”(原料和市场都在欧洲和美国)的麻布绣花来料加工一项,仁德每年出口额约1000万银元,纯利润为惊人的500万元。
除了大做进出口贸易生意外,1917年3月,仁德洋行接手正式出版了一份《芝罘日报》,夏季16版,冬季10版,前后发行20多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才被迫停刊。大马茂兰执掌仁德之时,兼任路透社驻烟台记者,亲自采写消息,平时仁德不仅每天出版报纸,还设有电台定时收发路透社新闻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