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沈迦 寻访苏慧廉留存的黑暗与光明_书评_新京报网(1)

2016-01-23 03:39:03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苏慧廉
英国传教士,著名的教育家,欧洲一流的汉学家。二十出头的他,漂洋过海从英国来到中国,在温州定居二十余载,设立禁烟所,修医院建学堂。学习温州方言,编撰便于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四千常用汉字学生袖珍字典》,向西方介绍中文典籍。由于他在教育方面的杰出才能,被聘为山西大学堂的总教习。随后受聘牛津,成为牛津大学汉学教授。


《寻找·苏慧廉》
作者: 沈迦
新星出版社2013年3月


《一条开往中国的船》
作者:沈迦
新星出版社2016年1月


晚霞下的城西教堂

2007年1月,沈迦与学者陈乐民一起到五塔寺——现在名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那里存有很多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的墓碑。陈乐民时已垂暮,沈迦搀扶着他,一个墓碑一个墓碑地看。到最后,沈迦有些感慨,表示对传教士的评价“起码应该三七开,对中国七成是好的”。

没想到,陈乐民拿着拐杖往地上敲,说:“这些传教士哪做过一件错事!”陈的举动,让沈迦很是震惊。这是写作《寻找·苏慧廉》之前的一段“小插曲”。苏慧廉晚清时在沈迦的故乡温州传教,后又赴山西大学堂,陈乐民的话,无形中影响了沈迦对苏慧廉及近代中国的寻找与呈现。

今年1月,延续之前的“航程”,《一条开往中国的船:赴华传教士的家国记忆》面世。“现在,对于传教士整个群体,我基本上认同陈先生的说法。”在主营宗教书籍的晨光书店,沈迦对记者说。

从300字到39万字

沈迦1969年出生于浙江温州,名字来自《圣经》,是他祖母——“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取的。在动荡岁月,祖母用信仰来葆有良善,“即使自己很穷,仍然不忘帮助更穷的人”,这让沈迦感动至今。《寻找·苏慧廉》出版时,他不忘写上“敬献给我的祖母”。

小时候,沈迦常被祖母带到“城西堂”,这座教堂的主殿树着六根黑色大圆柱。那时候,听说柱子是从英国运来的,他就好奇,“是哪些英国人将这些高达十余米的木头不远万里运到小城温州?”城西堂是苏慧廉建造的,但沈迦第一次听说他的名字,迟至1999年底。那时,沈迦在《温州日报》任职,因为工作关系,要从图书馆借出两部外国传教士撰写的英文回忆录,而两书的作者就是苏慧廉夫妇。

不久,沈迦离开报社,“下海”淘金,这为日后探究历史创造了一个别人不大具备的条件——“吃饱了没事干”,能够以业余的心态专注地做事情。移居加拿大,“退居二线”后,2007年,沈迦开始真正动手寻找苏慧廉。最初,关于苏慧廉的个人资料,能够整理起来的,“估计只有300个字”,里面充满讹误。搜寻一圈,沈迦才在国外从胡适的私人相册发现苏慧廉的图片,模糊的形象终于变得清晰,激动之余,他颇为感慨:“又不是天外来客,哗的一下飞走了——苏慧廉在中国这么多年,这本相册当年也是在中国拍的,这些材料为什么只能在国外找到呢?”先锋者被遗忘的同时,他创建的学校、医院,却百年不衰,泽被后人。

在沈迦看来,如今的西方社会也在一定程度上遗忘着历史的先锋者,“是因为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在发生变化,社会在越来越世俗化、物质化、功利化,这是一个世界潮流”。不过,中国“下沉”的速度更快,尤其重要的是,还有主动遗忘,“希望人们不知道过去的事情”。这便构成了“两面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