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唯我一人逃脱,来报信给你_书评_新京报网(1)

2016-03-19 02:37:37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普里莫·莱维,意大利国宝级作家、诗人,同时也是化学家。


《再度觉醒》
作者:普里莫·莱维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6年1月


《若非此时,何时?》
作者:普里莫·莱维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6年1月

奥斯维辛集中营编号174517劫余者的使命感

《约伯记》(旧约《圣经》)是一位义人遭受全能上帝考验的故事,行善必然得奖赏,作恶当然有报应的天理,究竟是否是人单方面的期望?对此,耶和华与撒旦展开了好像赌桌上的一场较量,其后一连串的灾厄降临那位“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的约伯及其家园,儿女横死,家产遭掠夺,接下来,约伯全身长毒疮。此章经文最有名的一句是,“唯有我一人逃脱,来报信给你。”

一场接一场的无端横祸,上帝与撒旦总留一活口去通知约伯,汇报灾情。如此的“幸存者、见证者”成为文学隐喻的经典,背后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复杂沉重的母题:人,从公认的善人到一般自认并非大奸大恶的凡人,如何理解祸无等差的天灾浩劫、瘟疫与屠杀暴力?恩威莫测的耶和华,如刍狗的人类岂能以赏善罚恶这么简单的逻辑来理解?即使不能理解,也不该对上帝失去信心,因为在结局,约伯的考验过关,该得的奖赏一样也没少。

为什么人大规模且系统化屠杀人?

犹太裔的意大利人普里莫·莱维,奥斯维辛集中营编号174517的劫余者,直到1987年跳楼自杀,他一本又一本的作品无不立基于“唯有我一人逃脱,来报信给你”的使命感,这样的书写让文学归位于传奇虚构之前,句句皆实,等同史书的重量与严肃,他的记忆、纪实、“我在现场”的历史,也就是他肉身所经历是唯一的材料,是尼采定义的以血书者,血即是精义。

莱维及其著作面对的,我们或可仿效春秋笔法如此陈述:纳粹大屠杀(The Holocaust),集中营、毒气室、饥饿、疾病、劳役,犹太人死亡估计六百万。现实、有形的战争可以结束,纽伦堡大审足以定罪战犯,集中营遗址也可以变为展览馆,但属于莱维一人的是关于人性与义理、罪与罚、信念与价值、希望与绝望、记忆与遗忘、灭绝与救赎倾轧的无限战。他的集中营书写系列,确实是中文所谓的血肉长城,一如他自述奥斯维辛“惨酷地印证我作为犹太人的处境:一种谴责,一种复返,再度体验流亡和迁徙的圣经故事。这是一种悲剧的回归。”永劫回归的具现,是以莱维的书写,我们的阅读,构成了高度的宗教仪式意味,有如燔祭,为什么人大规模且系统化屠杀人?这是一种强大压迫感直如坐在世纪审判席的阅读经验,其道德制高点让我们不得不正襟危坐。

《再度觉醒》与《若非此时,何时?》二书,就故事脉络而言是出埃及记、离散(Diaspora)的现代版本,以文体区分,前者散文,后者小说,两者是参差对照,也是互补,更是交替地众声喧哗,有考据癖者甚至可以书中地图比较两书既是流徙逃亡也是返回家乡的奥德赛路线。但两书绝非纪录与虚构的对决,莱维坦陈故事皆有所本,在二战与集中营交集的时空,每一位犹太人都背负着数十或上百族人的事迹,战后的幸存者无从选择必得接下哈姆雷特的最后遗言吧,“把我的行事和缘由昭告世人”。在这层意义上,莱维是接下故事火种的执行者,写下来,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