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张晓风:考试是一种制度,与文学无关_书评_新京报网(1)

2016-05-20 05:56:05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对自然与爱的赞颂,是张晓风作品里的重要主题。


张晓风 台湾散文家、小说家、剧作家。1941年出生于浙江金华,8岁随母赴台,曾任教于东吴大学、香港浸会学院、阳明大学。


《放尔千山万水身》

作者:张晓风

版本:广东花城出版社 2015年8月

提问:文中的“白色纤维”是指什么?作者描写这些白色纤维的用意是什么?

“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纳州的一个湖边。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

这是一道初中语文考试题,或许我们对这样的问题设置都不会感到陌生。这段话节选自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散文《敬畏生命》,如果让作者本人来答题,她会都能答对吗?

面对这个提问,张晓风只是笑着摆摆手,示意她从没有要尝试回答这些题目的意图。“考试是我们自古以来说的‘举业’,我不认为那个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只是写我要写的东西,至于别人要拿它来做什么,跟我没有任何关系。”在“进入”教材多年后,张晓风日前来到了北京,接受了《新京报》书评周刊的专访。

“读者通过教材第一次读到我的作品,也没什么不好”

尽管张晓风本人对自己作品与“举业”产生的关联并不在意,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今天许多的年轻读者来说,人们对她的最初认识,恐怕就是源于中学时代的教科书。除了《敬畏生命》,还有《行道树》《我喜欢》等等都曾被收入过不同的中学教材,有些甚至常常作为阅读理解题出现在语文考卷中。

张晓风常常会被问及自己作品与考试的关联,在她看来,文学是私人的,而考试则是公共的。这从来是两条不同的路。“我当然希望我的读者会自己买我的书来看,但是如果他第一次读到我的作品是从教材里,我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好。重要的是他读了这些作品的感悟。”

与一代人的考试记忆紧密相连,使得张晓风的散文容易陷入被标签化的境地。她的文学形象也常常与“温暖”、“励志”、“鸡汤”这些颇为可疑的字眼联系在一起。许多年轻读者结束学生生涯之后, 便再没有读过她的作品。但在这些标签背后,张晓风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她的文学写作不仅局限在散文领域,更横跨小说、戏剧。有一段时间,她还借用“可叵”的笔名在台湾的报章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文风泼辣的时评文章。

“希望我的文章让学生感受到和《背影》同样的感动”

跟张晓风聊天,你很难不注意到她对自然风物浓厚的兴趣。在她居住的宾馆,每当看到廊道里摆放的鲜花,她总会不自觉地上前看看那花的真假。看到饭店桌上摆的绿色植物,她又忍不住凑上去看看花盆里的土壤是否足够湿润。谈话间提到鸟儿,山川,张晓风的眼神也会一下子明亮起来。

近年来,她对环保问题日益关注。她提到每次外宿酒店,都会自己带肥皂、毛巾、牙膏等洗漱工具;去饭店用餐也不会使用一次性餐具。前几年,因为台北的一块空地用于商业开发,张晓风还撰文在报刊批评,呼吁城市中应当多一些绿地。

对中国的山川河流、自然风物的喜爱很自然地成为张晓风散文的一大主题。而她散文中总是充盈的温情和爱的力量则与她的基督徒身份紧密相关。张晓风自己概括,“如果有人分析我,也只有两种东西,一个是‘中国’,一个是‘基督教’。”中国与基督教,这两个词正是理解张晓风文学世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