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伊格尔顿 上帝“乔装”后,依然在场_书评_新京报网(1)

2016-05-20 06:25:50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文化与上帝之死》
作者:(英)特里·伊格尔顿
版本: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6年3月


当我们阅读伊格尔顿时,仿佛走入星罗密布的思想之场:知识丛生、观点林立、流派交汇、人物纷纭。他的新作《文化与上帝之死》重新检视了自启蒙运动至9·11恐怖袭击后的社会现实与知识场域,探寻了宗教日渐式微,走向边缘的历史语境。伊格尔顿不动声色地质疑了“上帝之死”:我们是否根本没有能力弑神,却宣告了上帝死亡?上帝或许从没死去,只是被乔装。

填补上帝缺位

现代社会无尽尝试的悖论

特里·伊格尔顿,这位与哈贝马斯、詹姆逊齐名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著作广涉文学批评、文化研究、美学理论、政治宗教等领域,呈现出体大周深的学术视野与兼容互通的治学志趣。

他的新作《文化与上帝之死》反思了上帝是否真正死去,无神论是否面临困境等重大问题。他的明智在于将既有观念统统视为“假说”,用持续不断的质疑追问,驱除传统见解的遮蔽,呈全书下足力气分析现代社会填补上帝缺位的无尽尝试,向我们说明寻找上帝完美替代品的努力充满悖论,困境重重。

伊格尔顿不动声色地质疑了“上帝之死”:我们是否根本没有能力弑神,却宣告了上帝死亡?上帝或许从没死去,只是被乔装,换了别名:如理性、自然、艺术、文化、精神、民族、国家、科学、人道、存在、社会、欲望、生命力等。然而,这些替换都不见得比上帝更有力。因为,它们都仅“分有”了上帝的神性,试图完全抛弃神性价值独立存在显得不可思议。

事实上,《文化与上帝之死》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安慰,相反它充满焦虑困顿。作者对上帝缺位后,一种真正无神论的产生抱有极大怀疑。甚至,他对寻找上帝替代物的失败尝试也难免露出一丝幸灾乐祸。伊格尔顿无疑是谨慎的,他的主题并非取代上帝,而是探讨如何“乔装”改造上帝。

《文化与上帝之死》横贯启蒙运动、唯心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历史语境,巡礼了思想战场的伟大历程。世俗力量不断压榨宗教势力,承担上帝职责义务。宗教日渐退出公共领域,缩小在私人生活的隐匿之处。在无神论与世俗化势不可当的同时,世俗力量却面临自身悖论和价值危机:他们无力接管上帝缺位后的残局,不能想象没有神性价值的虚无。甚至,他们攻击宗教的武器也从神学那里借来。因而,任何取代上帝的形式,都不过是对上帝的“乔装”隐匿,却又以弑神的宣言进行了欺瞒。

从启蒙运动到“超人”尼采

“替换上帝方案”危机重重

启蒙运动的“胜利”就无疑充满了历史吊诡。那些名声显赫的启蒙思想家并非是真正的无神论者,他们从未远离神学光环的映射,无法想象没有上帝的世界如何处置。事实上,他们对“谋杀”上帝并无兴趣,对教会抨击也不过基于一种目的论:维护阶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他们并不希望自身的社会存在与宗教意识形态间形成强烈敌对。甚至,启蒙理性中的自由平等,自我决定,也与犹太-基督教传统有着高度照应。正由于这种悖论,它显得力不从心。启蒙运动为我们制造了一个反抗宗教与上帝的幻象,实质却只是冲击了宗教的绝对权威,并试图从中分享权威,获得实利。

然而,这场运动却启发了后继者替换上帝方案的总体思路:坚持一种折中主义的调和论,将抽象与具象,理性与感性,深奥冰冷的观念与私人日常的生活相融合,形成一种“双重真理”的系统。它能最大限度维系社会共同体,将精英阶层和大众整合在一个有机社会。然而,他们给人的印象仍是过于理智,精神丝毫不能转化为大众的日常语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