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这版《彩虹》更贴近德昂族文化(1)

2016-08-22 02:50:13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新版《彩虹》在服饰上融入了更多的民族元素,以银饰、五彩毛球点缀出德昂族特色的审美,在音乐上结合了当地的乐器。

新版《彩虹》在服饰上融入了更多的民族元素,以银饰、五彩毛球点缀出德昂族特色的审美,在音乐上结合了当地的乐器。

新版《彩虹》在服饰上融入了更多的民族元素,以银饰、五彩毛球点缀出德昂族特色的审美,在音乐上结合了当地的乐器。

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本月开锣。昨晚,上海市代表团的儿童剧《彩虹》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该剧剧本曾在2013年的第13届中国戏剧节上荣获了剧目奖和优秀编剧奖。故事讲述了上海一所中学在毕业前夕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德昂族的一所中学进行对口交流。对于城市儿童来说,云南山区的一切是陌生的,而对德昂族的孩子来说,城市又是充满着新奇的。孩子们从陌生到熟悉,从排斥到互助,到最后分别时,只有依依不舍。在当前中国的儿童剧演出市场上,题材比较局限在神话、童话、动漫等故事,还有低龄化的特点,反映少年儿童当下生活的现实题材的优秀作品并不多见。此次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的《彩虹》,关注了城乡儿童的沟通与交融,在舞台上为云南和上海、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少年儿童之间架起了一道友谊的彩虹之桥。

现场 高科技元素融入剧中

戏里融入了许多高科技元素,除了转台、多媒体背景外,还有iPad、手机定位、网络找人等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剧中,来自城市的主人公方磊以一台iPad为道具,在剧中派上了大用场。现代的通讯工具既能传递声音,又能传送图像,云南山村和上海高楼,远隔千山万水,变得近在眼前。方磊身处大山的美景之中,可以让上海的同学们共享,而玉环在上海受到同学们的关怀,也令在大山深处的方磊和腊狗子一目了然。玉环在上海寻找打工的妈妈,茫茫人海、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之中如何能寻到呢?班主任出了个主意,把玉环妈妈的照片通过iPad传过来,发送到网络上求助,很快就有了下落,原来她是方磊爸爸开的工厂里的一名优秀员工。高科技不仅为戏剧增添了时代感,更激发了青少年的观剧兴趣。

■ 主创谈

●初衷

反映当下教育与社会责任感

《彩虹》的导演是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院长蔡金萍。在谈到创作初衷时,蔡金萍介绍,《彩虹》的故事取材于中国当下现实中学生的生活,反映了当下教育、亲情与社会责任感问题。

“彩虹”作为这部剧中的重要元素,导演蔡金萍认为,“它象征着不同地域间搭起了心灵沟通的桥梁,寓意着孩子们青春蓬勃的朝气、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美好的明天,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创作者们还运用多媒体,将同一时间里大上海和云南山区、室内室外的不同景色,运用弧形斜坡转台和上下左右移动的景片,瞬间就能换台完毕,使剧情流畅进展。

●新版

“狗剩”改叫“腊狗子”更贴近真实

为了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福会儿艺剧院《彩虹》剧组主创人员在今年4月深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昂族村寨进行采风,了解德昂族人民在上海开展对口帮扶后的巨大变化,体会上海和云南两个兄弟省市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深厚情谊,并进行剧本的修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