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老炮儿是谁 (2)

2016-03-06 08:36:03      参与评论()人

四十年过去,水库工地的打斗我还能一口气讲出七八起,但银龙大丙那番未遂的打斗别有意趣,令我屡屡回味。

银龙1948年生人,1965年他十七岁赴北大荒之前,成长于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叶皇城根下胡同底层的流氓文化之中。他前脚离开京城,身后便是剧变来临。1966年的红八月曾有红卫兵殴打“流氓”的一段血腥插曲,那些汉子何罪之有,不少人死于其间,那种以众欺寡的暴力中没有任何意义上的英雄主义可言。在运动已成强弩之末的1968年,大院中的干部子弟,因自己此前施展的革命暴力失去了目标,也因父母辈隔离审查,家中无人管教,自己一腔怒火,遂开启了社会上的群殴。其阵仗是昔日流氓团伙间的打斗所难望项背的,既因为干部大院是远超胡同的聚集同质少年之所,更因为公安系统早就全面瘫痪。大丙是1953年生人,六九届初中毕业生,1968年时十五岁,以其最敏感的年龄,观看和效仿兄辈的打斗,待1968年底兄辈离京下乡,便成了京城打闹的主角。

“文革”成为两种少年殴斗之风的分水岭。之前是“讲规矩、重技艺、好单挑”(即一对一),一路因袭下来的流氓文化。之后是无规矩、抄家伙、喜群殴的大院子弟殴斗新风。两个阶层物质消费的差异也为两者披上色彩迥异的外衣。前者是城市贫民,道具是板带、褡裢、灯笼裤,场合是胡同里、城墙边。后者是大院新贵,行头是军帽、靴子、三棱刀、锰钢车,场合是喧嚣的冰场和宽阔的大街。旧时代的种种制度、习俗早已被大院中的父辈悉数摧毁,其最后的一缕余韵——古城胡同中流氓打斗的规矩,则由其子弟以外观唬人、内涵贫乏的群殴取代。劣币驱逐良币,京城从此再无流氓,只有混蛋。“刀劈小混蛋”事件(参见葛维樱:《1968年北京往事实录:老兵刀劈小混蛋》)中的大院子弟无异于在昭示:我们才是混蛋。

看过《老炮儿》,笔者最大的质疑是:他是谁,是哪一茬人?那气质是哪个群体的格调,哪个时代的流风余韵?讲规矩、重义气,显然是胡同流氓文化的内涵,而冰场、群殴分明是大院斗殴的特征。那是“大革命”切割出的两段历史、两种文化、两股人群。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鸡口与牛后、驴唇和马嘴一锅煮。追慕流氓文化中的规矩、义气,首先要搞清它终结于何时、何地、何人之手。你可以说这部电影是无年代的,可惜年代的痕迹比比皆是。且银幕下端坐的前辈想告诉你:半个世纪前混蛋文化扫荡流氓文化中的历史意义与美学内涵,恐怕要远远超过昧于历史的虚妄拼接或一锅乱炖。若所求小品,已博得一笑,挺好。若志在大作,则须厘清团伙、阶层、时代、子文化,不然很难分清这是无历史的艺术还是伪历史的制作。

录入编辑:王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