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新书印象(2)

2016-04-03 09:34:19      参与评论()人

《好邻居日记: 简·萨默斯日记I》  [英]多丽丝·莱辛 著  译林出版社  2016年1月

最后,一段难忘的往事,我觉得放在这里并不突兀。想象一下,一本著名杂志的书评编辑站在办公室里,桌上、地板上到处堆满了寄来请他写评论的书。他烦透了,差不多要崩溃了。他分配几本书给我,让我写评论,多数我又退回给他。然后他又给了我一本。“请给这本书写篇评论吧,”他哀求,“没人肯给它写书评。我该怎么办?拜托,拜托了,请答应吧。”

“但这本书糟透了,”我说,递还给他,“不理它就是。”

“但我们不能不理啊。我们必须给它写篇书评。”

“为什么?那会占了本可以留给好书的篇幅的。”

“《观察家》杂志登了它的书评,给了它好大的篇幅,所以我们也非评不可。”

“你开玩笑吧。”我说。我以为他在开玩笑,但他没有。

《道大无外:校园与社会》  罗志田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年3月

眼下世界局势真是名副其实的风起云涌,在面临多方面失序之时,不免出现“翻云覆雨者为俊杰”的现象。借用一位带有精英意识之人的话,媒体本爱闻风起哄,大众或可不思而行,但大学中做学问的人,似应比一般人稍多远虑,方不至于“被社会融化”。今日我们需要的,可能更多是提出需要反思的问题,并思考出现问题之后怎样可以做得更好。动荡之时,人多有不平之气,也更需要心平气和。遇事多从逻辑一面思考,尽量把从身边到外国的他人看作常人,社会也许就会更加祥和。

《中国游侠史论》  汪涌豪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4月

倘要追溯游侠研究的历史,远可上溯至太史公,近则难言。究其原因,如宫崎市定所言,与这一人群倏尔起灭,东汉后群体性地转为儒生,再未以群体形态出现有关。类似的说法自然不仅见于诸宫崎氏,按传统的认知,游侠能秉公道解缓急,是其感激人心处,但以武犯禁,终不轨于正义。又,“侠者无书,不得附九流”,其难引起人足够的关注也可以理解。但中国的历史,乃至中国人的国民性,崇侠、慕侠与颂侠从来寝成风气,这一点与其他民族相较为著也是不争的事实。然则,何以史家对其轻忽漠视如此?

录入编辑:任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