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一位裁缝伪造的“马可·波罗地图”(3)

2016-04-03 09:35:25      参与评论()人

这些故事也许可以在睡前讲给孩子听,但很难逃过专家的法眼。巴格娄刊布两件之后一直无人问津,良有因也。奥尔辛展开搜寻,说明他对于那些未曾刊布的材料仍然心存希冀。在书的最后,奥尔辛呼吁对“马可·波罗地图”进行碳十四鉴定、墨迹、字体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如今,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的那件《有船的地图》已经被送去做了碳十四鉴定,结果显示其纸张晚于1475年(Kirsten Seaver,“Review”, Imago Mundi, 67:2, 2015, pp. 254-255)。

从地图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地图不符合中世纪地理学、地图学的知识体系,反而受到现代地理学的显著影响。中世纪地图是当时人地理知识在纸上的直接投射,因此受知识水平所限,常常出现不符合现代科学的轮廓和比例。而“马可·波罗地图”中的那些海岸线、岛屿轮廓,虽然看似拙劣,但基本符合现代科学测绘地图的比例,其笔法之拙劣粗陋更像是刻意为之。

从文本的角度看,中世纪文献中应当出现的是拉丁文、意大利方言,而不应是现代意大利文。而“马可·波罗地图”上的意大利文使用的竟然是十九世纪才出现的字体。地图上出现的阿拉伯文和汉字,容易让人联想到马可·波罗自称通晓四种语言文字。奥尔辛大致读通了地图上潦草的阿拉伯文地名和句子(29-31页),但致命的是,这些阿拉伯文用的竟然是现代字体。至于那些所谓的“汉字”,则完全是模仿方块字的鬼画符,毫无意义可言。

令人遗憾的是,奥尔辛的书中完全没有提及这些显而易见的作伪痕迹。有评论者甚至尖刻地讽刺道:真正的谜是芝加哥大学出版社怎么出版了这本书(Richard Walker, “The Mysteries of The Marco Polo Maps, by Benjamin B. Olshin - review”, The Spectator, London, 2015-1-24)。奥尔辛将这批地图作为史料来研究显然是走错了方向,因为它们的价值并不在此。

这批地图的作伪者,从其内容中可以觅得端倪。其中涉及的意大利历史人物和马可·波罗家族人名,对生活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人而言不难查到,足以构成“马可·波罗地图”创作的基础。这批地图六百年的流传史,是马尔奇安·罗西的一面之词。至于其中的远东航海故事,情节曲折,有头有尾,宛如一篇冒险小说。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将“马可·波罗地图”公之于世的马尔奇安·罗西不仅是位专职裁缝,还是位业余小说家。他在1920年出版过一本不太出名的科幻小说《火星之旅》(A Trip to Mars),小说主人公驾太阳能动力飞船抵达火星,发现那是一个由古罗马人统治的失落世界。值得注意的是,真实人物根斯巴克(科幻文学家)以及特斯拉(发明家)都在小说中出场了。有此前提,我们可以大胆地推测,这十四件相互关联的“马可·波罗地图”很有可能是马尔奇安的一种文学创作,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位二十世纪小说家心目中的马可·波罗。他英勇果敢,富有冒险精神,拥有先进武器(火铳)。他在旅途中巧遇中东商人并结为好友,两人航行到远东的未知国土,制服其统治者,沟通诸国,得到众王的尊敬。甚至马可的祖父安德烈也是一位勇战萨拉森人的海上英雄。不得不说,这是殖民时代以来西方大众文化中流行的“白人救星”(White Savior)题材,主人公在古老而“未开化”的土地上纵横捭阖,在现当代电影、小说中屡见不鲜,《阿拉伯的劳伦斯》《阿凡达》概莫能外。在现实中,马可·波罗时代的欧洲还只是欧亚大陆上一个较为闭塞的角落。马可·波罗《寰宇记》最关心的是欧洲人还没见过的世界有多大,而不是主人公多么英勇机智。《寰宇记》本身更像是一部地理志,对马可的事迹一笔带过。人们却越来越愿意将其看作一部历险记,不仅将书名改为《马可·波罗行纪》,也越来越关心主人公的个性和经历。“马可·波罗地图”正是这种心理需求的投射。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可·波罗地图”对研究现代文学艺术作品对马可·波罗形象的塑造也许还有一定价值。

在史学界,二十世纪上半叶对马可·波罗研究而言是很重要的时期。1924年,意大利学者贝内代托(L.F. Benedetto)发现了一种十八世纪抄本《寰宇记》,其中大量段落不见于其他任何版本,由此推测还有一种极重要的古抄本。时人甚至相信马可·波罗的初稿本有面世的可能。当时的人们开始寻找,到1932年底,人们在托莱多天主教会图书馆找到了这种十四世纪初的拉丁文古抄本(今简称Z本)。如今经很多学者研究,我们知道这种抄本虽然很古,但也不是马可·波罗初稿。此为后话。在1932年底,这一古抄本的发现确实是轰动世界的。恰恰是从1933年开始,罗西开始公布他的“马可·波罗地图”,大概不只是巧合吧。

录入编辑:任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