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在西雅图加入“婴儿潮”(2)

2016-10-16 10:20:10      参与评论()人

参加姐妹会让我进入美国主流社会。该会每星期三有个正装晚餐,会友可邀男朋友,男朋友得先在大厅介绍给house mother,才鱼贯入餐厅进食。这“会所妈妈”原则上有责任辅导我们;事实上,她早对我们的私生活没有话语权,遑论执行“不准在会所三条街内和男友手牵手”等滑稽的规矩;舞会及其他活动都从不照会她。随着避孕药的普及,家长交了会费也不再要求姐妹会捍卫他们女儿的童贞。

我因而也顺理成章成为婴儿潮一员。所谓“婴儿潮”,是三十年代经济大恐慌以及二战大批男人去当兵造成的“婴儿荒”后,1946年至1964年如潮涌出生的族群。“婴儿潮”人多势众,每一个生命阶段都左右了美国社会:孩提时期本杰明·斯波克(Benjamin Spock)的《照顾婴儿和孩子的常识》(The Common Sense Book of Baby and Child Care)一书,每年都上畅销书榜;少年时期热衷受黑人音乐影响的摇滚乐,于是“猫王”横扫乐坛;青年时期抵抗被征兵,政府最终只得自越南撤退;八九十年代“婴儿潮”开始成家立业,全社会也跟着趋向保守。现在“婴儿潮”开始退休了,储蓄不多,经济学家恐怕医疗与养老制度会被拖垮;然而“婴儿潮”一代普遍不肯认老,五六十岁仍做健美操,说不定大多数超龄仍继续工作,死而后已。

美国当时的年轻人普遍觉得加入越战是成年人做的愚蠢决定,战争对政客和企业家有利,却要年轻人去做炮灰,愤愤不平,扬言“不信任三十岁以上的人”。有些主张直接向体制(establishment)挑战——游行、示威,甚至占据公共建筑,一起唱黑人争取平权时唱的We Shall Overcome(我们必定排除障碍)。有些则主张必须从长远看,要改变世界则必须抵制一切企业制造的商品,重返自然,并打破各种国界、种族和阶级的藩篱;于是男子不剃胡子,女子不化妆,大家留长头发,穿宽松适体而颜色鲜艳的衣服,不吸香烟吸大麻。有一部分人组织公社,吃自己养的鸡和自己种的蔬菜;口号是“Make love, not war!”(做爱,不作战!)中文把hippies译为“嬉皮”相当形象,因他们最痛恨装腔作势的人,以揭穿虚伪取乐。披头士之一约翰·列侬写的Imagine(想像吧)成了“婴儿潮”的主题曲。

现今步入老年的“婴儿潮”族群对年轻时天真的想法多少有所检讨,但六十年代开打的“文化战”延续至今。本来是青年和成年人的抗争,演变成北方开明派与南方保守派的抗争,以及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抗争;近年来,东西两岸向民主党靠拢,而中部和南部成了共和党阵地。

当时华大也有些教授视年轻人叛逆不道,无理取闹。有趣的是:承袭了五四遗风的高先生和严先生,本来就待人不分国界、种族和阶级;并且没有什么禁忌, 不注重外表,凡事自己动手。他们认为学生争取个人自由、种族平等、世界和平,是天经地义的事——可以说时代终于赶上他们两位——学生都觉得他们酷极了,与他们完全没有隔阂。

我在华大要拿学位,除了须补修四门与科学有关的学科外,还须上中国文学史。我选了人体学、地质学、海洋学,还有华盛顿州植物,都学得很兴奋;虽然植物学我差点不及格,因许多植物我看不出到底有何差别,幸而大考那天碰上全体学生举行反战罢课——校园草地望去全是白色十字架,标识越战里阵亡的兵士——老师决定不打分数,让我们全班通过。上中国文学史我却是抱着吊儿郎当的态度去的,心想在台湾师范大学已选过“国学概论”,现在和些汉语对话都不太行的洋学生重修,简直开玩笑!没想到就在这班上遇上未来丈夫。

录入编辑:洪振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