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戏曲创作演出要和观众“谈恋爱”

2016-11-04 11:02:11      参与评论()人

■上海国际艺术节首开戏曲论坛 从业者和观众“对话”中国戏曲核心竞争力

“当代中国戏曲的核心竞争力”主题论坛现场。

“作为戏曲人,现在遇上了好时代。我们在艺术创作上面、寻求更好模式上面,都弄明白,这样就不会盲从、就不会茫然、就不会徘徊。”

11月3日,在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上海市戏剧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当代中国戏曲的核心竞争力”主题论坛上,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一开场就发表了25分钟真挚坦率的主旨演讲。

随后,近20位来自全国的重量级嘉宾通过三组主旨演讲和三组分组论坛,对戏曲在当代的立足点、竞争力、难点和机遇进行了探讨。

作为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论坛系列活动之一,这也是上海国际艺术节首度召开戏曲论坛。

论坛由白燕升主持,登台嘉宾都是业界的重量级人物,来自戏曲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论坛的讨论直面颇多当下戏曲的现实问题。

“钱堆不出好作品”

本次论坛的三组主旨演讲都从各自的经验和思考出发,谈了各自的观点。尚长荣谈道,“我岁数虽然不大,也不小了,在舞台上面摸爬滚打几十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当今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解决僵化和异化的问题。”“我总觉得现在应该找点苦吃,好作品不是拿人民币堆出来的,好作品是精神产品。”

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则在主旨演讲中介绍了自己剧院的项目制尝试:让每个演员和工作人员成为项目的策划者和负责人。

而有“昆曲王子”之称的张军,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戏曲推广工作。他讲述了关于中国戏曲“走出去”、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种种思考。

“守住传统也许更重要”

三组分组讨论则显得非常热闹。

来自福建省的曾静萍近年带着拥有800多年历史的梨园戏频繁与国际戏剧同行交流,而她最大的感慨是守住“本分”和“规矩”。

从台湾赶来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魏海敏,甚至提到了戏曲演出音响的细节作为例证,“跟上时代,就是要跟上现代人的一种生活的习性。”

作为戏曲演出常年的观演人和评论者,戏剧评论家荣广润说:“保住传统当中最核心的东西也许比创新更重要。中国每种戏曲都各有特色,如果它们能够保持、发扬光大,生命力就会更强、更长久一些。”

编剧罗怀臻则提出他眼中的问题:“尽管很多剧团、很多演员、很多剧目走进了都市剧场,可审美习性还是广场艺术。”

当下戏曲在乎观众吗?

在创作者、管理者谈及了种种经验和观点之后,论坛关于“观众从哪里来”的讨论成为最后的高潮。自1990年代开始经营戏曲演出的资深演出经纪人许霈霖提出了“艺术不贱卖,才能真正做到市场的有序发展”的观点。

而晋剧表演艺术家则从切身的经历,讲述了自己从农村观众走向城市观众的历程:“我的观众一直在广场剧场、戏台舞台、乡村城市,在这中间转换。十多年前我的市场都在农村,没有在城市。但现在,无论是我们农村还是国外,都有舞台。不是因为我为了看到希望我坚持,而是因为我坚持才看到希望。”

观众代表元味则抛出一个相当直接的问题:戏曲院团真的需要观众吗?自从戏曲生存资源的“供给侧”从市场转成体制内以后,专业院团们是真的在乎观众么?

“很多国家级的艺术节演出,很多省级的戏剧汇演,想看的人买不到票,因为不卖,拿到票的不看。”元味举了两个买票看戏艰难历程的切身经历作为案例,引发了所有在场嘉宾的思考。他提出,“你平时不考虑观众,这个时候你到了演艺市场需要观众买票,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戏曲不是没有竞争力,可作为观众,我希望戏曲的竞争力从圈内竞争转到艺术节这样的对外竞争,可能还有一个方向性的问题。”

上海剧协主席杨绍林总结说,创作演出始终还是要和观众“谈恋爱”,是旷日持久的恋爱,追人家,就得考虑用什么人来追?用什么内容去追?用什么样的戏剧追?即使成为夫妻,也要永远把对方当成朋友,注意你提供的内容。观众从哪来?观众需要通过一场旷日持久的恋爱,才能保持这个事业兴旺的基础。

录入编辑: 朱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