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保罗·泰勒舞蹈团登台东方艺术中心

2016-11-15 14:07:05      参与评论()人

保罗·泰勒

现年86岁的保罗·泰勒,是美国现代舞界硕果仅存的第三代舞蹈家。

他本人被誉为给现代舞带来了生命的“阳光”大师,他的男舞者被视为“世界上最美的男子汉”,女舞者则被称作“身心最健康的女孩子”。

11月15日-16日上海国际艺术节,保罗·泰勒舞蹈团登台东方艺术中心,带来6部时间跨度长达35年的现代舞——《海滨广场》《来自水星》《普罗米修斯之火》《春之祭-排练场》《罗生门的回忆》《挚爱的叛变》,从1975年一脚横跨至2010年。

与舞蹈结缘是“意外”

保罗·泰勒1930年生于美国匹兹堡,17岁时考进纽约雪城大学攻读美术专业。如同一个“美丽的意外”,这个这个以建筑和游泳为业余爱好,舞蹈基础几乎为零的年轻人,日后却成长为美国现代舞的一代巨擘。

1951年,泰勒转入茱莉亚音乐学院舞蹈系,开始接受正规的舞蹈训练。名师指导,外加良好的悟性,泰勒很快成长为一名成熟的舞者。

毕业后,泰勒进入玛莎·葛兰姆舞蹈团,以独舞的身份跳了7年舞。然而,只跳舞,尤其是只跳别人编好的舞,不能满足一个具有创造力的舞蹈家的欲望。泰勒一边学舞,一边偷偷经营着自己于1954年成立的舞蹈团。

泰勒的作品表现了青春、爱情、生死、欲望以及生命的冲动。这些是他作品的主题,也是其风格形成的基础。

1962年问世的《光环》,是泰勒早期最受观众喜欢的作品。在亨德尔音乐的伴奏下,这支五人舞以纯白基调展开,在单纯明快的动态风格中,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人与人之间的美好与融洽。

1967年春,保罗·泰勒舞蹈团第一次赴台湾演出,带去的作品就有《光环》。也正是这趟巡演,改变了台湾编舞家林怀民后半生的命运,促发他创立了云门舞集。

《光环》使泰勒声名远扬,《纽约时报》称他为“不世出的天才”,褒奖接踵而至。

现代舞是他的“特许证”

然而,在很多人眼里,1975年的《海滨广场》才是泰勒登峰造极之作。

该作延续了《光环》的抒情风格,配乐由亨德尔换成了巴赫,浪漫芭蕾遗风的白裙、白紧身裤,换成了彩色连衣裙、灯芯绒牛仔裤,清新无比。

在与北京舞蹈理论家刘青弋关于保罗·泰勒的一次对话中,美籍华裔舞蹈家王晓蓝评价道,在艺术表达中合理地运用高难度技巧,正是泰勒的舞蹈特色之一。比如,“跑”是每一个人都能做的动作,然而,泰勒在《海滨广场》中设想出来的跑,大部分专业舞者都做不到。

另一个难点,在于动物性的表达。泰勒非常认同哲学家斯宾诺莎的一个观点:“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现代文明往往注重人的社会性,忽视或贬低人的动物性,而泰勒强调两性并存,并在他的舞蹈中正视“我们就是动物”。

“也正因为在这一层面认识人与理解人,他的舞蹈中才有原始生命冲动引发的动作,并由于这样的动作,让我们感到生命新鲜的质感。”刘青弋说。

泰勒关注的,是身体对于人类的生存,究竟能够做些什么。现代舞于他而言就是一张“特许证”,这张证给了他自由,能让他无拘无束地去做他认为有价值的事情。

“睡着了也会跳舞”

编舞是一项难度极高的艺术创作。没有舞者,编舞家就没法创作。泰勒和他的舞者,仿佛有一种共生的关系。他常常在与舞者共事的过程中创造舞蹈——舞者们的个性,身体透露出的真实,给了他许多启示和灵感。

“我很多的灵感都是到排练室的途中想到的,我总是等到最后一分钟才去想,走路可以帮助脑筋思考。”泰勒这样描述他的创作过程,“一到排练室,我发现很多人在等着我,告诉他们怎么去做,我不能再逃避。”

46岁排演《海滨广场》时,泰勒生了一场重病,不得不从舞台退休。他的健康状况起伏不定,却年年推出新作,直到现在。但对于起舞的美妙,这个满头白发的老头仍心存眷恋,“我睡着了也会跳舞。”

很多人都说,泰勒是现代舞蹈家中风格最多变的一位,他的作品有的浪漫,有的激昂,也有的深沉压抑,强迫观众直面灾难和死亡。在评论家的眼里,他是把美国现代舞推向世界,获得普通老百姓认可的功臣之一。

曾有人问王晓蓝,应该如何欣赏泰勒的舞蹈,她说“就看他的动作吧”,因为美国现代舞素来以肢体和动作为核心,热衷观念的尝试。

泰勒则说:“从人的角度去看!我们的文化不相同,体态不同,但是我们有共同点,共同点就是人。我们能通过舞蹈来沟通。”

录入编辑: 朱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