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术 > 正文

人类画猴的时候,其实是在画自己(2)

2016-02-03 09:28:21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到了明清以后,以猴为形象的作品开始逐渐增多,“猴”与“侯”是谐音,因此很多作品借谐音来寓意,例如将猴子、蜜蜂和马画在一起,取“马上封侯”之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代画家沈铨的《蜂猴图》,将猴与蜂画在山涧清泉之中,便取此义。还有画一只猴子背着另一只幼猴,为“辈辈封侯”;画一只猴子身后背着五只幼猴,取意“五子登科猴”。

这样寄托着美好寓意的画作不仅出现在宫廷绘画,并且大量出现在民间年画中。《齐民要术》中有“常系猕猴于马坊,令马不畏避恶,消百病也”,此处与《西游记》中孙悟空被敕封弼马温有联系,“弼马温”谐音“避马瘟”,因此百姓将猿猴的形象置于马厩或拴马桩上,有保护牲畜免受瘟病之灾的心理。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农村的炕头上都雕有石猴,意为保护小孩子的“护娃猴”,以及雕刻的石猴意为“好时候”,在民间雕刻作品中常有出现。除此之外,河北武强清代年画中有猴、鹿、蜂、凤这四种动物同时出现的场景,谐音“爵禄封侯”。此外还有“封侯挂印”、“白猿献寿”等美好吉利的象征含义。

在民国之后,不少画家也喜爱猿猴题材,张大千不仅自己养猿猴,还收藏很多易元吉的作品,他自己有幅工笔重彩的猿猴题材作品为《榭树双猿图》;受日本画风影响的岭南画派画家高奇峰,兼中西画法,以水墨渲染描绘猿猴形象;画家齐白石笔下的猴颇具人之灵性,在笔墨中也增加了不少风趣诙谐的色彩。另外,还有赵少昂、刘奎龄、刘继卣等,均有表现过猴子题材的画作。

“猴”的形象演化到当代,已经被万千观众所熟知,从1941年的动画片《铁扇公主》中在银幕上第一次出现孙悟空的形象,到1960年《三打白骨精》中六龄童扮演的孙悟空,再到家喻户晓的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六小龄童扮演的美猴王孙悟空,这些”猴“的形象已经成为老百姓心中的艺术经典。2015年上映的《大圣归来》,更是一部集美术、动画、视听于一体的创作巨制。

现代高科技媒材的发展,对于猴的形象也有了更多阐释的角度,对比中国绘画传统水墨中各种猴子的形象,当下银幕上的“大圣”似乎更是东方符号的提炼与再现。

事实上,画家们对于猴的描绘和表现,更多的是对于人类自身的关照,不管传统水墨中安置于山水之间、戴月丛林中的猿猴,抑或是当今影像艺术中活灵活现的王者,猴形象的描写早不是单纯的对于一个物种的表达,而是对人类本身生存状态的刻画。或是个人抱负的寄托,或是对于某种精神的追寻,或是压制在山下五百年后挣脱山石禁闭,重新抖擞精神的坚韧,兼具佛的智慧与人的温情。人们对猴子的形象寄予了太多的含义,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一只猴子,一位大圣,有天性中的赖皮任性,有放肆不羁种种恶意,亦有温厚的依赖和忠诚的追随,背负爱、正义和梦想。

大圣,也是我们每一个人。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