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粉丝话剧与资本共舞狂欢,难掩空虚(1)

2016-05-18 09:58:05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舞台剧《盗墓笔记Ⅲ:云顶天宫》日前开启新一轮演出,原著粉们热情高涨。该系列自诞生以来火遍全国,去年成为国内大剧场演出票房之冠。(锦辉传播供图)

舞台剧《盗墓笔记Ⅲ:云顶天宫》日前开启新一轮演出,原著粉们热情高涨。该系列自诞生以来火遍全国,去年成为国内大剧场演出票房之冠。(锦辉传播供图)

本报记者 童薇菁

2016年4月28日,舞台剧《盗墓笔记Ⅲ:云顶天宫》在上海文化广场开启新一轮演出。1000万“稻米”如朝圣一般从四面八方涌来,原著粉的庞大规模瞬间变得可视。狂热的粉丝们在演出中频频尖叫、鼓掌、喝彩,场面堪比明星演唱会。截至去年底,《盗墓笔记》系列舞台剧在全国巡演逾200场,累计票房收入超过1.5亿元,这样的粉丝号召力,恐怕连莎士比亚、契科夫,甚至惊悚女王阿加莎也自叹不如。

据最新公布的《2015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显示,去年中国话剧市场整体票房收入22.96亿元,同比上升近20%。观众总人数达284.03万。这火热的数字背后,离不开热门文学、影视、游戏IP在舞台空间里频频开疆拓土。粉丝经济,是其雄厚的原始资本。有业内人士透露,有别于传统戏剧的市场逻辑,IP舞台剧在正式进入开发前,就已经至少能保证三成票房。较小的市场风险,以及强势的回报率,将会左右演出行业的创作格局吗?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但凡形容IP舞台剧的呈现,必用“原汁原味”这四个字。但正是这个词语反映出IP剧的局限性。“舞台艺术的成功,不能仅以票房论英雄。”上海戏剧学院丁罗男教授认为,处于不成熟阶段的“粉丝经济”恰恰不懂得尊重粉丝,把粉丝简单定位成拒绝深刻思考,追求奇技淫巧的部分浅层观众,而回避深入开发、精品化开发的探索努力。这不是拓宽舞台边界,而是恰恰相反。

当红IP舞台剧缺少思想层面的深度拓展

近年来,《盗墓笔记》《滚蛋吧!肿瘤君》《仙剑奇侠传》《小时代》《左耳》《栀子花开》《失恋33天》《步步惊心》等热门IP相继被搬上话剧舞台。但是,流行文化有其速朽的一面,这些舞台剧靠什么避免沦为一次性消费品?

由9本系列网络小说组成的“盗墓帝国”却让舞台剧的制作方、锦辉传播总经理孙徐春很有自信。“有效的IP是什么?是在人们心目中有沉淀、有情怀作祟的东西。”孙徐春说,“它可以是《东京爱情故事》,可以是《同桌的你》,也可以是‘计划生育’的国策———一个年代的集体记忆,它必须要经得起10年以上的沉淀。”IP是撬动市场的原点,但它和经典仍存在一定距离。

说到IP剧的起源,不由得令人联想起改编剧。翻开中国戏剧史、影视史,会发现对世界优秀剧目在语种上的转入改编,在影视、戏曲、话剧以及文学等剧种和体裁上的跨界尝试可谓数不胜数,上海沪剧院曾根据日本电影《东京三丽》、好莱坞经典爱情片《魂断蓝桥》改编过同名沪剧,一度反响热烈。而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笔下的作品,更是经典的改编母本。

改编剧热潮真正兴起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市场化需求的提升,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各类院团经历文艺体制的改革,人们的文化视角也变得越来越开阔。如今,“改编”走向了全产业链和跨界生产的价值衍生。孙徐春向记者打了一个比方,沪剧《芦荡火种》经历过剧种开发变身为现代京剧《沙家浜》,“但是,当时不可能想到会开阳澄湖大闸蟹网店,阿庆嫂茶馆,更没有胡传奎同款皮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