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里的历史女权异族志(1)

2016-03-07 09:00:23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圆首的秘书

在刚刚结束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呼声最高的《索尔之子》不出意外地拿到了最佳外语片奖。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刻,这样的评奖无疑显示了美国电影学院极为“政治正确”的一面。不过,除此之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初选提名并非完全没有干货。事实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单元称得上每年题材最多元、手法最独特的世界电影的主要集结地。从这些候选影片当中,我们不仅能看出美国电影学院评选电影的价值取向,更能看出世界电影进化发展的整体趋势。

关键词一:处女作《索尔之子》、《希布》、《野马》

今年奥斯卡提名初选的九部入围作品中,有三部是导演的处女作,其中包括匈牙利选送的《索尔之子》、约旦选送的《希布》和法国的《野马》,而这三部又全都入围了决选五部,可以说是近年以来最强的“处女作”年。

三部作品此次可谓气势汹汹——《索尔之子》此前已经获得了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差一点便能摘得金棕榈;《野马》在法国国内口碑爆棚,获得了九项凯撒奖提名;哪怕是看似不起眼的约旦电影《希布》,其实也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导演奖和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本土处女作奖,虽然名气远不如前两部,质量却绝不亚于任何入围影片。

无论是从挖掘新人的角度,还是从革新电影技术和叙事方法的层面,处女作的入围对世界电影的发展都是善莫大焉。在此,年度“最窝心”电影《索尔之子》便是最好的例证。《索尔之子》描绘了名叫索尔的匈牙利工人在集中营惊心动魄的两天一夜,从叙事角度,影片完全放弃了传统的视角,脱离了一种显而易见的价值观,把索尔本人塑造成了具有受害和谋害双重属性的人物。正是因为固执地希望埋葬一个被其称为“儿子”的遇难者,索尔不仅失去了逃生的机会,而且也葬送了一众同伴的性命。通过这样的讲述,导演拉斯洛·杰莱斯实际展现了目睹集中营惨剧的人所受到的巨大心理创伤,同时诠释出一种生不如死的绝望,也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间。

从形式上讲,影片全程将摄像机对准索尔,以手持、浅焦和通篇面部大特写方式把索尔凸显在画面之中,强调出历史事件中极为个人、私密的一面。此外,影片在一片朦胧的背景里构筑起极其强大却无法获得全貌的独特调度,使得整个背景与索尔疏离,显示出主人公的情绪化和盲目。正因如此,《索尔之子》绝对算得上是年度最特别、最震撼的影片之一,也的确无愧于它所获得的荣誉。

关键词二:历史线

《缄默的迷宫》、《击剑手》、《战争》

无论是最佳影片还是最佳外语片,历史题材几乎就是美国电影学院一直以来最重视的题材之一,而本次初选的九部外语片里,涉及历史或直接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影片就有五六部之多。有趣的是,德国选送的《缄默的迷宫》、芬兰选送的《击剑手》和丹麦影片《战争》恰好涉及了美国现当代史上最主要的三个敌人——德国(二战)、苏联(冷战)和阿富汗(阿拉伯世界的极端恐怖主义)。不难想见,这三部电影构成的整个历史框架,大概就是所谓“政治正确”的着力点,代表了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观者也无疑能从这三部电影当中看到潜藏在意识形态之下的认同、恐惧或者伤痛。

这其中,表现最明显的还是入围决选名单的影片《战争》。所谓“质量不够,题材来凑”,《战争》的入围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对士兵在国外遭遇的惨痛经历的描述。导演兼编剧托比亚斯·林道赫姆讨巧地让一名指挥官在救治战友和保护阿富汗平民之间做出抉择,于是把北欧电影最擅长讨论的道德困境和时下最热门的恐怖主义和反战题材相结合。如此一来,影片的悲剧色彩和震撼程度虽然比起他编剧的另一部作品《狩猎》(2012)大打折扣,但却足以左右逢源,得到同样派兵进驻阿富汗的美国的强烈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