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把“雷锋”还原成人:“我们都是历史的人质”(2)

2016-04-13 09:57:52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老刘和雷锋就像是双胞胎,每张照片的姿势、表情几乎一模一样。那一天,刘光建事迹报告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因为领导的几句私下“批评”的话,报告会中的英雄突然消失了。其实那几句模棱两可的“批评”,只是认为老刘学雷锋是“想出风头”。

“那一瞬间,就像爆炸了一样,这一爆炸就哭起来了,哭起来之后,就跑回家了”,老刘轻声回忆着过去。

“英雄会”没有了英雄,会没法开,该如何向领导交代?于是“逃兵”刘光建被部队送去了精神病院。精神病院出来后,老刘回归了正常人的生活,还进入气象局当了一名公务员,1998年,历史的车轮又轮回了,老刘突然离开了气象局,开始了一个人的长征。现在回忆起那段历史,老刘对着镜头重复了两遍,“这是一个阴谋”。

在几番斗争之后,老刘也在片中对着镜头诉说了家庭对他的“抛弃”,他反问黎小锋:“你能想到吗?自己最亲近的人打我?”黎小锋每次追问他是不是可以回家看看老婆孩子,老刘最后都以各种理由搪塞了。

“虽然他是强者,但老刘最弱的那一面,就是那段历史带给他的困惑,为什么命运会一下子把灾难倾泻在他的头上,他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但那确实是历史的误会,一个人马上要变成英雄,号角已经吹响,却马上变成了囚犯,很荒诞……”

“我认为,老刘的‘讲不清楚’,其实也是一种表达。”

于是,黎小锋把萨特的话写在片头:我们都是历史的人质。

1998年刘光建从酒泉出发,驾车周游全国,实施他的“扶助弱势群体就业的雷锋计划”。

“老刘是被塑造的英雄”

东方早报:八年的时间“抗战”都结束了,你的心理有变化吗?

黎小锋:根据我的经验,任何人都可以打开,但老刘开始进入得非常困难,因为他已经经受过媒体的轮番轰炸,能够熟练地掌握如何和媒体打交道,但这也是我拍摄他的一个动力,这是个挑战。

吵架之后,我们隔了一年没见,后来国家要给他颁学雷锋标兵奖,他才给我打了电话。我和他的关系,简单地说,就像谈恋爱的两个人,见了面要吵,不见面又很想念。很较劲。

东方早报:以你从前的拍摄习惯,你一般并不会介入,为什么这一次破例了?

黎小锋:因为老刘太特殊了,我肯定地说,如果我不去触发他的话,他永远都在讲这些官话。你可以搜下网上老刘的报道,全部都是老刘的形象片,和在我片中表现的还是不一样的。

东方早报:在哪一个节点上,你觉得OK了,我可以成片了。

黎小锋:就是他在钓鱼台受奖,之后去天安门摆鞋摊,那是他一路上念叨的梦想。虽然他身后只有一个徒弟跟着他。你不觉得,这不就是堂吉诃德冲向风车的画面吗?

东方早报:老刘去领奖时像你的一个主观镜头,你看着他在人群里发学雷锋像章,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黎小锋:其实老刘去领奖,他的心情很复杂,像他这样的英雄人物,这个奖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追认,但实际上这种追认,对他这样一无所有的人来讲,又是非常重要,很大的满足。

东方早报:片尾老刘去了天安门,戴着学雷锋标兵绶带,一路和保安警察解释,当时那个画面有点尴尬,他想找人坐在那儿让他擦鞋再拍张照,但旁边并没有人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