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资本崇拜是“票房注水”的始作俑者(1)

2016-05-03 09:06:07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从《小时代》到《港囧》再到《美人鱼》,无论相关各方是否愿意面对和承认,中国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金融衍生品。(资料图片)

从《小时代》到《港囧》再到《美人鱼》,无论相关各方是否愿意面对和承认,中国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金融衍生品。(资料图片)

资本崇拜是“票房注水”的始作俑者

资本崇拜是“票房注水”的始作俑者

资本崇拜是“票房注水”的始作俑者

资本崇拜是“票房注水”的始作俑者

石 川

从《叶问3》到《捉妖记》,关于电影票房注水的话题正在持续发酵,戳破了一个个硕大的票房泡沫,并引发了业内外高度关注。

部分影片票房注水现象,让人看到了被资本裹挟的电影产业,在繁荣之下的危机与隐忧。今天我们在此刊发一组评论,从多个角度剖析当下电影产业的现状,以待破题。

核心观点

●对于电影而言,资本绝不是无所不能的救世主,相反,它是一柄双刃剑,在带动电影走向繁荣的同时,也会为电影的艺术本体造成强大的压力。

●近年来有一批批“小镇”上的“青年”陆续走进影院看电影只是幻象。统计显示,八成票房仍然来自一二线城市。

●资本的逐利本性,导致了这个行业里造假现象的出现。买收视率,买票房,买水军,成为一些公司惯用的手法。

前两天,在北京的一个电影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尹鸿打了个比方,说眼下资本和技术就像两条疯狗,追得中国电影手足无措,满世界瞎跑。这个比喻挺逗,话糙理不糙。

这几天电影界都在热议“票房注水”的事,为什么?因为它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盒子,让我们看到,中国电影在票房节节攀升、产业高歌猛进这些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还隐藏着许多尴尬、不安甚至是危机。注水票房的存在,才刚刚揭开了冰山的一角。它昭示出当前中国电影市场和产业双重繁荣下的某种隐忧。它的始作俑者,不是别的什么,恰恰是对推动当前电影产业繁荣发展最功不可没的———资本。注水票房事件的爆发,警醒人们必须认清一点:对于电影而言,资本绝不是无所不能的救世主,相反,它是一柄双刃剑,在带动电影走向繁荣的同时,也会为电影的艺术本体造成强大的压力。若得不到有效的约束和控制,中国电影就很有可能被它推入灾难的深渊。借用尹鸿教授的比喻,遛狗的时候若不拴上狗绳,对于某些弱小的路人来讲,宠物就会在一秒钟内变成伤人的恶犬。

以前中国电影界的老前辈夏衍说过,中国电影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这话在今天的市场化环境中也依然有它的说服力。所谓“先天不足”,是指中国电影一直缺乏商业写作,特别是类型片创作的文化基因。这与中国电影过去的体制结构和文化背景有关,它的一个结果,就是电影创作的市场适应性相对薄弱,尤其是类型片的创作能力比较低下。类型片的写作与文学写作存在根本不同,类型片的写作更像是一种绘制建筑施工设计图那样的技术工作。它对作者的工艺性要求比较高。小说的作者,往往自我发挥的空间更大,只要立意新颖,语言训练扎实,码起字来,往往可以信马由缰、自由驰骋。而电影不行!你只能按照类型片的固定程式来写。它的故事结构、人物设置、类型风格往往都有一个相对稳定和成熟的套路,它经受过市场的反复检验,被认为是最方便观众消费和接受的一种写作模式。所以说电影编剧,可以是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但他必须首先是一个工匠。现在的问题是,这样技术好的工匠原本就数量不够,在市场和产业规模迅速扩张的今天,就更显得捉襟见肘、不堪重负了。这也是最近一两年IP热高烧不退的重要原因。正因为原创能力低下,IP才会大红大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