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健康的电影市场,绝不能轻视“正常电影”(1)

2016-10-08 09:01:57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下图为电影《七月与安生》剧照(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下图为电影《七月与安生》剧照(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李雒城

《七月与安生》可能是今年以来,唯一有一股真青春活泼劲儿的青春片。

没有二次元IP,没有流量级偶像、没有“出国堕胎和车祸”标准三件套,就是正正常常再现了“两个女孩”互相纠缠的青春,却实现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逆袭。

口碑上,在以影迷打分为主的豆瓣网上从上映前的6.7分升到7.7分,成为今年评分最高的国产商业电影。排片也走出了逆袭长阳线,上映两周多已经超过1.6亿元票房,从目前排片来看,最终突破2亿票房也不是难事。

没有今年同期其他青春片比对,还显不出《七月与安生》的黑马表现来。8月初上映的吴亦凡主演的《夏有乔木雅望天堂》:1.5亿元总票房中,有近1.2亿元来自于上映头5日。豆瓣评分则一路跌到5.0,刚踩了及格线。

这种大跳水走势是粉丝电影很显著的特征,但在最近一段时间却密集出现,同一阵营中的还有《致青春2》《微微一笑很倾城》……在这些IP十粉丝电影的对比下,《七月与安生》本来就是一部正常电影,却被衬托成了一匹黑马。

两个女孩,像两片晶莹剔透的雪花

安妮宝贝的同行说很羡慕她,因为“电影给了原著升华。”这话埋伏了潜台词:二流的小说更容易出好电影。确实,作为上个世纪末的网文经典,《七月与安生》身上有深深的安妮宝贝式烙印:海藻长发、白棉布裙、旧球鞋……千禧年前后流传在大学女生宿舍中的时髦酷女孩标配,现在看起来也是有点发噱。

但它好就好在有一个共鸣很强的母题:两个女孩。这天生就是张力非常强的一对关系:爱慕、妒忌、成长、失去。被她们漫长悱恻的关系绞进去的,无论是男人、父母、其他朋友,都不比一颗糖果重要更多,只是引发女孩们冲突的诱因。谁没有过个把爱恨纠葛过的闺蜜呢?

但这母题新鲜吗?前面已经有了《萨玛利亚女孩》《花与爱丽丝》,远处还有《末路狂花》。走容易的路的多了去,要走出新意谈何容易。

而《七月与安生》好就好在,它把两个少女之间的互相爱慕又互相妒忌表现得姿态清澈美丽,像某种情感被纯洁化透明化的结晶体,完全摒除了张爱玲那一套“雨天一盆脏衣服堆着没洗”的“雾数”感。用一个女友的话来说:是真正进入成人丛林世界以后,不会再有的晶莹剔透的雪花。

叫人始料不及的是,曾国祥作为新人男导演,竟然会把两个女孩的故事拍得如此精致,千回百转玲珑剔透,有一种压抑的美。本身的戏剧结构也对称得近乎仪式感———在不同的年龄,两个女孩躺在床上,完全一致的角度和姿势,时间却呼啸而过;三次出现了一起洗澡和互看内衣,分别是感情转浓、转淡、撕裂的递进;火车、公车、飞机这样的离别元素严谨地依次出现,最终再也不见。这种精致的对称架构,会让强迫症特别满意。

唯美背后,是高度工业化的运作规则

这种唯美的背后,也是高度工业化的班底。真正的匠人,就是把接到手的活以稳定的输出和流畅的节奏完成,无关那么多自己的情绪喜好随心所欲。所谓的“使命必达”,从来不等于“开心就好”。

你现在看到的《七月与安生》的唯美里,有很多精心算计后的成果,主创们并不避讳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