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健康的电影市场,绝不能轻视“正常电影”(2)

2016-10-08 09:01:57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监制陈可辛于《七月与安生》的原作就看出了自己很喜欢的元素:年代的跨度、两个朋友和另一个人的等边三角恋。但他也清晰地做出判断:这是80后的片子;且三角恋已经离自己的生活太远,所以他选择了曾国祥来做导演。陈可辛这个级别的导演,能准确判断一个片子是否具备流行元素不难,但要准确判断“我拍不了”,则难得多,需要本人足够的自省和掌控力。

他的清醒程度还体现在一个细节上:意识到自己的判断有误,马上调整,并不为权威所限。曾国祥和编剧团队把小说中“好女孩守家乡坏女孩走天下”的单薄人物,扩展为两个女孩的“交换人生”———其实陈可辛一开始是很反对的。因为他觉得这对于主流观众来说“很难懂”,是冒险的设置。

好在《七月与安生》的宣发更接近好莱坞程序,会找目标观众来看试片再进行调整,发现观众不但看得懂还很喜欢,陈可辛才认同了“交换人生”的成立。看看陈可辛自己拍的片子,《甜蜜蜜》《如果·爱》《亲爱的》,不文艺吗?但到了自己做监制,他并不太去拍摄现场,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处理和投资方、市场之间的关系,怎么让这个产品卖得更好。

而导演曾国祥,虽然身为曾志伟的儿子,却没有星二代的捷径可以走,和内地IP作者挂名转导演还配执行导演的“幸运”更没法比。跟老爸说“我想拍电影”之后就被塞进了陈可辛公司做“阿四”,也就是助理,打杂的。要说陈可辛手把手教他也没有那么好的事,他就是在公司里打印剧本,订盒饭,送胶片,反而跟着许月珍“偷师”学得更多。他成为导演的路径,是那种老一辈的正常:易子而教,从底层打工的做起,并没有人苦口婆心录段TED劝你学习,你就跟着师傅跑,偷学到多少是多少。

做监制就考虑市场的接受度和产品卖点,做导演就在可接受的艺术标准内提高作品完成度,这就是职人的态度。

正常成为大多数,才有几率生出杰作

但凡一个爆款,在商业上广受好评的同时,当然也会有一些对其平庸性的指责。有技术派认为“导演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华,就是大银幕电视剧”、有体验派认为“人生应该有更多可能,为什么要互相捆绑”。

嗯,说得都对。但《七月与安生》的定位,其实也没奔着“名留青史”去。

从搭框架开始就注定了,它甘于、也自豪于做一部商业体系中的甜点电影。让观众被辣了整整一季的眼睛,痛痛快快吃了一顿绿豆沙,磨得细腻醇厚,按老派方式下一点陈皮,从冰室里取出来凉一晌,冰得恰到好处。观者每一口都得到了所期望的甜蜜,就挺对路。

它的扎实就好扎实在尊重商业规律,向市场展示,还有一批电影人认为打磨作品(而不是玩弄资本及IP)是畅销商品的基础;还有一个班底在踏踏实实做一部电影,以尊重电影和观众的方式。用老一辈儿的话来说,“不欺场”。几个编剧沉下来磨剧本,时间以经年计;导演懂得调教演员,把原作气质处理得精美而自洽;演员们恰如其分地有张力、有说服力———一部正规商业片的各项要素,居然都在线,细节还有小惊喜(比如窦靖童的音乐),具备一种艺术化的分寸,也并不脱离生活太远。

客观说,《七月与安生》并没有成为经典的素质。它并不拓展同类电影的艺术体量,也不像电视剧《小别离》那样用来折射真实生活的焦虑。某种程度上,你甚至可以说它是精致而平庸的。

然而,就像一个正常人群占大多数的社会,才足够稳定和丰足,这一安全基础上方有天才们探索和追求精神极致的空间;而电影市场要良性发展,正得是这样平常而扎实的电影成为大多数的基础,也才会有几率生长出伟大的电影来。

面对质量与票房双降的电影市场,我们还要对正常的电影不屑一顾吗?《封神传奇》这种全金箔做成的天价蛋糕还没吃够吗?还不如一碗冰得正好的绿豆沙,眼睛和心都甜得老老实实的。

(作者为知名文化评论人)

《七月与安生》并没有成为经典的素质。但电影市场要良性发展,正得是这样平常而扎实的电影成为大多数,然后才有几率生长出伟大的电影来。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