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思想 > 正文

四千万女性消失了,不安的却只是男人娶不上老婆(2)

2016-03-02 09:21:55  澎湃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彼时初读之下,简直难以置信: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居然能够彻底无视其中“买卖人口”的元素。更让人震惊的是郜艳敏的遭遇——以她为原型的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竟能从拐卖人口的黑血里硬是扒拉出了点“感动”,将一个女性被拐卖的遭遇,变成了“最美乡村女教师”的故事。而最可怕的是,郜艳敏的遭遇并不是孤例,这种从脓疮里找情怀的做法也不是个案,央视节目《等着我》里,倪萍为“儿子寻母”极尽煽情,却完全忽略了所寻找的母亲,正是被拐卖的女性。

“本地媳妇太贵,越南媳妇便宜”,在这样的叙述里,女性的身体成为了明码标价的货物。而在这些对买卖妇女的报道叙述里,我们看到的是“本国姑娘不够分,不买娶不上老婆可如何是好”,是“母亲如何被娶进门的不要紧,要紧的是儿子需要你”,是“被拐女贡献乡村教育,感动中国”,在这样的思路里,女性的存在同样是工具性的:她能被用来生育、能被用来生产(比如教书),却唯独没有被当成“人”来对待。

四千万女性消失了,让我们不安的却只是男人要娶不上老婆了?3
遗弃女婴:万里寻亲“我的中国根”

与性别比失衡、性别偏好、性别选择紧密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遗弃女婴。女婴遭弃的新闻,年年都有、屡见不鲜。这些女孩被遗弃在厕所、商场、菜地、火车站……其中活下来的一部分中,有些会被跨国收养。这部分女孩长大后,有些会来中国“寻亲”。2012年“耶鲁女孩”去武汉寻找生身父母,曾有44个家庭前去相认,最终皆未果——“寻亲”与否乃是个人选择,外人无法评判。然而,在对这样事件的报道中,媒体选择的关注点与视角却值得商榷。

近期一条新闻,报道一位被美国夫妇收养的女孩,回南京寻亲。全篇新闻的落脚点,在女孩不忘“中国根”,文章写得“温情脉脉”,对女孩父母在第一胎生下女儿后,为生男孩而遗弃第二胎女婴的行为,以及这背后折射的根深蒂固的性别偏好与不平等,一笔带过。

正如前文所说,根据2005年数据,我国的婴儿出生性别比,在第二胎、第三胎时达到峰值。实际上,从1982年到2005年的人口普查数据看,我国的婴儿出生性别比,在第一胎时,其实皆趋于正常水平,在第二胎后,则稳步升高。这背后,折射出的,恰恰是某种近似于“不生出男孩不罢休”的执念。

与“一定要生男孩” 紧密关联的是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观念:儿子常常被视为年老后唯一的保障和依靠。而“养儿防老”的根源,则是父权制下的婚姻与家庭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从被遗弃的第二胎女婴、从畸高的第二/三胎出生性别比、从“不生男孩不罢休”的执念中,我们该看到的,是诸多需要考量的现实决策性问题:是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与福利制度、是女性的财产与继承权的保障与实践,甚至是全面开放二胎后,对出生性别比可能产生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是严谨审慎地直面问题,而不是用虚假的“温情”掩盖问题,不是用面目可疑的感动,将鲜血包裹成鲜花。

女性消失了——这本身就是问题,而不是因为她们的消失,对一部分男性与社会本身产生了负面影响,才成为问题。

(作者:周韵/哈佛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