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思想 > 正文

仁波切、莲花生和“性手枪”(2)

2016-05-31 12:32:48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这里记载达摩“年一百五十岁”或已有神话成分,但其所述或与作为历史人物的达摩事迹相近,而后世史传称达摩为南天竺国王之第三子,先达宋境南越,面见梁武帝,然话不投机,便折苇渡江,北度至魏,来到洛阳嵩山落脚,作壁观习禅,终自成一派。后又被菩提流支六次下毒加害,遂灭化洛滨,只履西归。如是云云,不难看出都是后人层累地创造出来的宗教历史神话,与历史上的达摩的事迹早已失之千里了。

这类宗教神话的建构常常是如此的美妙和精致,不要说信众,就是历史学家都难以相信它们实际上是虚构的历史神话。所以,即使胡适先生早就通过对敦煌禅宗文献的研究,细致地揭露了达摩神话之建构的过程,批判了其中的种种谬说,但是,很多人宁愿相信达摩神话是可靠的历史,故有所谓“胡适禅学案”的出现。最近,英国牛津大学的佛教学者Robert Mayer先生发表了一篇别出心裁的学术文章,题为《“我们发誓我们的祖父母在场!”或者性手枪可以告诉我们有关莲花生的什么?神话于十世纪的西藏和二十世纪的英国的诞生》。

Mayer借用有关二十世纪英国第一支朋客摇滚乐队——“性手枪”(Sex Pistols)的首场演出的神话的诞生来告诉我们十世纪的西藏何以会出现莲花生神话。他借用这两个事例想说明的是:人类的本性是不变的,十世纪的西藏人并不比今天的我们更缺乏理性,或者说更容易被自欺欺人的神话迷倒,我们今天的这个时代与文化和过去一样容易产生和相信神话。

1976年6月4日,“性手枪”乐队在曼彻斯特“不太自由贸易厅”(Lesser Free Trade Hall)中举行了首场演出,后来这被认为是当代通俗文化中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时刻。1976年是曼彻斯特摇滚乐史上的“元年”,它不但改变了当地音乐界的命运,而且也改变了英美摇滚音乐的未来发展方向。很多出席了这场音乐会的观众都自称经历了一次改变人生的顿悟。“性手枪”首演神话的中心点是它启发了如此众多的观众,促使他们纷纷组建起自己的朋客摇滚乐队,以致这场演出成为整个欧美摇滚乐形成过程中一个历史性的和至关重大的转折点。随后许多年内,太多的人站出来表示他们当晚在场,亲历了这场改变了摇滚乐世界的演出。

2006年,一位曼彻斯特当地的研究者David Nolan教授出版了一部研究这场演出的专著,题为《我发誓我在场:那场改变了世界的演出》。作者声称他找到了近七千五百人发誓他们当晚在场,很多人绘声绘色地讲出了有关这场演出的种种传奇,讲述了它给他们未来的人生和艺术生涯带来了多么巨大的影响,而这些人中不少是英国著名的音乐人,以及音乐界和其他文化界的大佬、名流。可是,一个颇令人难堪的事实是,曼彻斯特“不太自由贸易厅”坐满了也就只能容纳一百五十名观众,而那晚的演出事实上一共只有大约四十名观众到场,其中一半还是拿着同一张票来听另外一场演出的。这四十名观众中确有一人后来组建了自己的朋客乐队,但其他观众甚至都没成为朋客。信誓旦旦地自称出席了这场演出的七千五百人中很少有人当晚真的在场。

1976年“性手枪”首演时,朋客音乐初出茅庐,故听众寥寥,反应平平。可几年之后,朋客音乐即成为一时之尚,“性手枪”更以其特别的腔调和前卫的衣着成了朋客音乐最最重要的创始人和诠释者,于是一夜之间人们纷纷站队变成了“性手枪”最铁杆的粉丝,那场在“不太自由贸易厅”的首演很快就演变为一场高度神秘和具有象征意义的重大事件,每个人都想与它搭上点关系,以此来表明自己作为朋客音乐之信徒的身份。于是,有关二十世纪英国“性手枪”之历史神话在不足三十年的时间内,在人们不着边际的想象和闹闹哄哄的自吹自擂中形成了。由此说来,我们对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间形成的莲花生、菩提达摩神话还有啥不可理解的呢?今天有人说朝阳区有十万或者三十万仁波切,表明的只是藏传佛教于今日之北京相当流行这一事实,而仁波切的具体数目则没有很大的意义,我们自然不必当真。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