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思想 > 正文

原作协副主席高洪波:文学经典朗照我们的灵魂(1)

2016-10-20 08:10:32  人民网    参与评论()人

编者按:10月13日,人民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号“学习小组”“侠客岛”先后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文章《我的文学情缘》,14日,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全文刊登该文。

在这篇文章里,习近平唠家常般地谈起他的文学阅读史。从孩提时“岳母刺字”的刻骨铭心,到为官宁德时对寿宁知县冯梦龙的心有灵犀,从梁家河窑洞里手不释卷读《浮士德》,到古巴首都哈瓦那两度凭吊海明威,雕刻时光般的讲述,把人带入了一段文学滋养、理想激荡的时空之旅。

高洪波

深情的回忆和亲切的讲述,透露出习近平对文艺事业的深厚感情,对文艺创作的热切期待。如果说《讲话》是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层面对文艺工作做出定位和提出要求,那么这篇《我的文学情缘》则更多地从他个人阅读欣赏经验角度,印证了文学艺术给人的巨大精神力量。两者互为表里,深化着我们对文艺创作时代使命的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两年以来,文艺界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对文艺创作的关注和努力更加升温。文艺如何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更加有益于世道人心,怎样以文化的方式塑造中国独特的国家形象,以文化自信和中国精神助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要扛起肩上的重任,中国文艺还需进行有闯劲、有韧性的不懈探索。

两年前的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当时有幸参加这一座谈会的文艺界代表共有72位,他们均为文艺各领域中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杰出代表。与总书记最近距离的交流与互动,加之在文艺领域中的长期浸淫与涵泳,使他们对总书记的讲话产生了由衷共鸣与深刻印象。两年之后,谈到这次座谈会,他们仍然记忆犹新,仿佛事情就发生在昨日。

近日,在中国作家协会的一间办公室里,文艺座谈会的参与者之一、中国作协原副主席高洪波为我们讲述了他记忆中的这次文艺盛会。

记者:两年前的文艺工作座谈会群英荟萃、少长咸集,是我国文艺领域的一大盛事,作为亲历者,能否给我们讲述一些会议的细节?

高洪波:2014年10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文艺座谈会。一开始没有想到习总书记会亲自主持会议,并且发表重要讲话。直到会议召开了,我才发觉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历史性的讲话,势必会对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文艺工作起到引领方向的重大作用。很显然,习总书记是在掌握了大量的文艺界现实情况,并对当前文艺工作的成就与不足都做了全面深入的思考之后,才有了这样一个精辟、精彩、高瞻远瞩的讲话。我们在听了他的讲话之后,不仅为习总书记对中外文学名著的熟悉、对我国文艺界状况的了解所感佩,也为他对待文艺工作者发乎真诚的尊重与期待所感动。

习总书记在与文艺界代表的交流中,讲述了自己成长中的许多故事,比如他讲到了与河北作家贾大山交往的故事,那个时候,他是正定县县委书记,却能真心诚意地与作家交朋友,他们在一起吃菠菜面条,喝常山香酒,那是一种真正交心的感情,让人听了很动容。再比如,总书记在与叶辛的对话中,谈到他青年时上山下乡的情景,他插队到陕北的黄土高原,那里路途遥远,灰尘漫道,人民生活相当贫困,窑洞里只有星星点点的煤油灯火,他就在那样一个偏僻的地方锻炼与成长,从最开始的极度不适应,到后来与老百姓打成一片。他还讲了柳青的故事,柳青这位作家深入生活到了什么程度呢?到了中央一纸文件发下来,他立马就知道房东老大娘会哭还是会笑。这些故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是一种特殊时代的壮阔的人生体验,一种质朴、厚实,带有泥土气息的人生体验。我觉得他说的既是自己的经历,也是一种文学或者人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