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河镇隶属于陕西省旬阳县,蜀河为古蜀国所在地,因其所处地域优势,便是鄂、陕、川三地物流交汇的重要中转集散之地,物流畅通,文化交融,有“小汉口”、“汉江小都会”的美誉。就在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小山镇上,每逢正月元宵节期间,当地人都会举行远近闻名的“蜀河烧狮子”(也称“蜀河花子”)。蜀河烧狮子是当地的一项传统文化项目,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该民俗活动已经被列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蜀河人的狂欢节
所谓“蜀河烧狮子”其实指的是每年正月十三,当地人要到附近的寺庙听法师念经,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顺利,在法师念经的过程中,前来参加祈祷的群众也要跟着高声喝彩。祈祷完毕后,当地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就会从寺庙中请出早就准备妥当的花灯和一对大狮子,花灯开道,舞狮子的队伍也就跟着向镇里前进。
舞狮子的队伍会挨家挨户拜访,每到一户人家,舞狮子的人都会短暂停留,边舞狮子,边向这家人传递祝福。在这个过程中,围观的百姓会点燃特制的焰火,朝狮子喷射火花,象征着祛除霉运,迎来吉祥。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火花也会落在围观者身上,那就意味着这个人来年会红红火火。
这样的活动从正月十三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如果遇到天气好,一天燃放的焰火纸筒会撒满整个街道的路面,灰烬也会积上厚厚一层,这就说明大家生活会越来越兴旺。”蜀河镇镇长解释说。
为了防止火花落在身上烧毁衣物或烧伤身体,参加该活动的人们都会穿上一身耐脏耐磨的厚衣服,头戴红围巾,手套也是必备物品(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择一身迷彩服,有时候安全帽也派上了用场)。焰火燃烧会释放出一些有毒气体,厚厚的口罩自然也是不可少的。
对普通群众来说尚且如此严密防护,那么舞狮子的人又该如何防护呢?舞狮子的人在舞狮子前要全身涂上一层蛋清,防止烧伤;两只狮子也要全身被洒满水,防止燃烧,伤及舞狮者。由于狮子很重,且还要不断躲避人群的追赶和焰火喷射,舞狮子的人每过一段时间都要进行轮换。据该镇镇长介绍,自从有资料记载以来,还没有人在活动中被烧伤过。虽然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大量焰火燃放也难免会烧毁一些街边的设施,这些小事故很难在狂欢的人们心中留下记忆。
据了解,虽然我国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活动举行,但是烧狮子确是蜀河特有的。也正因为如此,蜀河烧狮子成了当地人和外来游客一起的“狂欢节”。在这个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独特狂欢节上,人们不仅表达着对来年生活的期待与祝福,而且还释放着越来越多的激情,收获着越来越多的快乐。也正因为如此,蜀河烧狮子蒙上了愈来愈重的狂欢色彩。
别样焰火 别样情
蜀河烧狮子用的焰火(俗称“花子”)全部都是由镇上的普通居民自制的,由于烧狮子时,焰火要拿在参加活动的路人手中点燃,喷发,因此此类焰火不同于一般燃放的烟花,有着自己特殊的制作工艺和燃料配比。
一般来说,焰火的燃料是由黄硝、铁粉和炭粉三种成分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根据焰火纸筒大小不同,填充进去燃料的多少也就不同。焰火燃放的时候,路人要用明火将导火线点燃,然后单手轻轻握住焰火纸筒,与地面平行,喷火口对准行进中的狮子,切记不要用力摇晃焰火纸筒或者将其对准路人。
“镇上烧狮子用的焰火都是由我们镇上的人自己做的,一般来说自己家做的自己家燃放,如果还有剩余的,也可以卖给邻里街坊,只收一个成本价。”今年四十岁的马祥宝一大早就来到自家制作焰火的小作坊,开始制作当晚烧狮子要用的焰火,他还说:“我们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这种焰火,我从七岁开始就跟着家里老人学。”
虽说制作此类焰火方法简便,但是镇上的居民只在烧狮子活动举行的几天里进行加工制作,一般来说就是按照往年的用量来加工,绝对不会过多制作或者将其倒卖到外地,对此,马祥宝说:“我们从老辈那里传下来一个规矩,那就是这几天做的焰火必须在烧狮子活动举行的三天时间里放完,不能卖到外地,否则将会给自家带来霉运。”
时值农历十五,也就是元宵节当天,像马祥宝这样一早开始加工焰火的人家并不在少数,走在蜀河古镇的石板路上,时不时就能听到加工焰火发出的敲击声从不远处传来。“昨天晚上是烧狮子的第一天,用的焰火还不是很多,今晚才是重头戏,因此也就有很多人家开始赶制今晚要用的焰火。”马祥宝一边给纸筒罐装燃料,一边告诉笔者。
狮子和花灯 一个都不能少
“每年用完的花灯和狮子都要在最后一天,也就是农艺正月十六的晚上拿到河滩上全部烧毁,绝对不能留着明年用或者运到外地去。”蜀河镇镇长这样说道。
关于为什么一定要将狮子和花灯烧毁,这里面还有一个在当地广泛流传的传说。据说,蜀河烧狮子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久而久之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这样一项驱邪迎祥的活动,于是就有一个外地人向镇上的一户人家订做了一对狮子,打算用船运出蜀河镇。当地人听说这一消息后,很多人自发地到河边,阻止这对狮子被运走,可是等人们到的时候,狮子已经上了船,沿河而下了。
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制作这对狮子的人家在接下来的一年内,接二连三的发生了不幸的事情,倒了大霉,先后有三个人去世。于是自此以后,镇上的人为了保佑自己平安无事,每年烧狮子活动结束后,都要将那对狮子和花灯集中到河边,一把火烧毁,防止狮子被运到外地。
舞狮子用到的狮子是一对,一只外面贴上黑色的彩纸,代表着一个常年在河边拉纤晒黑了全身的纤夫;另外一只外面贴上青色的彩纸,代表着一个在家做刺绣等手工活儿的女子。
一般来说,除了这对大狮子外,当地人还会准备一只个头稍小的狮子,“这个小狮子的作用也很大,按照风俗来说,舞狮子的队伍要经过每一家门口,并且狮子不能在家门口跌倒,一旦跌倒,这一户人家就会有霉运。可是舞狮子的人难免因为身体劳累或者脚下打滑跌倒,于是这时候小狮子就派上了用场,舞狮子的人会将小狮子从大狮子身子底下穿过,这就代表着霉运祛除了。”蜀河镇镇长解释说。
狮子的头部是用硬纸壳制作的,纸壳外面涂上一层用生石灰和豆腐搅拌而成的粘合剂,这种粘合剂既能让彩纸紧紧粘在纸壳上,更重要的是这种粘合剂不易燃,具有隔离作用,可以很好地保护舞狮子的人不被焰火烧伤。
狮子的身体由一大片粗麻片缝制而成,可以遮盖住舞狮子的人的整个身体。在粗麻片的外面还要附着一层泡涨好的构树皮,构树皮泡涨后不易燃,也成为一道保护舞狮子的人的屏障。
“我们也没有专门跟着哪位师傅学,就是从小就喜欢,经常看着长辈们做狮子花灯,修狮子花灯,慢慢也就学会了。”53岁的王吉安带着另外两个人正在河边修补头天夜里被烧得全身黢黑的狮子。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蜀河人,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担当起制作和修补狮子花灯的重任。
除了狮子,每年的花灯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每次舞狮子的时候,十几盏花灯要分成两组,由年轻人拿着立在道路两旁,为舞狮子的队伍开道。这些花灯也都是出自王吉安这些人之手,花灯除了贴上漂亮的彩纸和装饰物件外,每盏花灯上还要写上一句祝福的吉祥话,例如:出入平安,五谷丰登,等等。“晚上我们就拿着这些花灯走,白天就来到河边帮着老师傅们修补这些花灯。”30岁的彭刚带着几个比自己小不少的孩子在离修狮子的师傅不远处,给每盏花灯重现装饰,恢复原貌。
在这座秦岭与巴山相交的古老城镇上,蜀河烧狮子已经成为当地人每年必备的“年度大戏”,扎花灯,做狮子,砸焰火,老老少少早早的就忙得不亦乐乎。在短短的三天里,蜀河镇的居民们要舞起一年的精气神,摆出一年的绚烂多彩,更绽放出了焰火般的激情与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