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民俗 > 正文

二十四节气:从天时到日用之时(1)

2016-12-16 16:49:00  三联生活周刊 艾江涛    参与评论()人

埃塞俄比亚当地时间11月30日17点30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下称“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的第39项“非遗”代表作,也是继中医针灸、中国珠算后的第三项“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的代表作。

“顺时应节”,对于国人来说,二十四节气不仅关乎农事、祭祀、养生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美食、活动,还蕴含着一整套根深蒂固的时间认知与哲学观念。当然,那也是一套历来与空间统治所结合的时间统治秩序。为了解更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本刊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教授、时间民俗研究专家萧放。

三联生活周刊:请结合古人对时间的认知史,谈谈历史上二十四节气是如何形成的?

萧放:古人最早的时间观念,与日、月两大自然标识的启示有关。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对人类生活节奏有明显影响。人类最早通过土圭测量日影的方法,将一年分为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四个节点,也就是《尚书·尧典》中记载的日中、日永、宵中、日短。据此推算其他节气点,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对应于二十四节气。汉代《淮南子》中记载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在西汉以后一直传承到现在。

先民最初完全按照自然时序生活,随着社会文化生活的活跃,逐渐相对地脱离节气时间,出现了节日。我们现在讲的这套节日体系,形成于汉魏之际。节气从以前无所不包的时间体系,退缩到农业与养生,其他的时间体系被节日替代,或者说二十四节气之前的一些功用被掩盖。也有一些节气点,比如清明、冬至、立春,则变为节气节日合一的特别时日。

早期,人们在节气点上都有相关文化活动。越早,人们的禁忌越强,后来随着节日的流行,节庆的活动多起来了。比如以前夏至和冬至,在家都禁止活动,因为阴阳二气都处在变化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人事不要扰动,让其在变化中自动形成秩序。后来,夏至逐步形成端午节,有了划龙舟、吃粽子等节庆活动。

三联生活周刊:节气背后蕴含着国人怎样的时间意识与哲学理念?又如何体现在具体的生活之中?

萧放: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国人对自然时序的理解有关。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一套思维方式,比如阴阳五行的观念,主要用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来理解时间的流转。比如,古人会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变化的关键期,阴气处于最高点,但阳气开始发生。中国人从来没有固定的看法,习惯在流转中理解世界,理解时间。最寒冷的时期,看到阳气发生所带来的温暖的气息,在近似绝望的环境中营造希望的心境。

中国人有个观念叫顺气,阳气发生的时候,我们要顺气。冬至,阴气高涨,阳气发生,顺的是阳气;夏至阳气高涨,阴气发生,顺的则是阴气。阳气发生的时候,人应该静穆,现在所讲的过年团圆,其实就是过去冬至关门团圆风俗的遗存,不过少有人知。同时,这时人应该顺气,帮助阳气生长。怎么帮?有一套习俗,北方吃馄饨,南方吃冬至团。包裹形状的馄饨和团,是阴阳观念的化身,皮如果是阴性物质,里面包裹的则是阳性物质。我们吃馄饨和冬至团时,实际是咬破外面阴性的包裹,释放出阳性的物质,让阳气发生。夏至则恰恰相反,夏至粽,粽叶属阳性;以前记载的江南习俗中,里面包的东西是乌龟肉和鸭肉,属于阴性,现在端午节吃鸭蛋,鸭蛋也是阴性食物。

关键词: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