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文化 > 正文

保护民艺最好的办法是让它融入日常生活 ——中华网专访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曾辉先生(2)

2016-10-05 18:56:16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会存在,其中最普遍和最大问题是合理的转化。民艺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原生态,因为保护原生态的最好方式是让它可以长期的活下去,这样才可以真正的被保护下去,否则只能最后放在博物馆里面,放在书上。但是这样的话它只能活在我们的心中,不能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以如何让这些民艺真正的去转化是大家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所谓的创新问题。”

对于目前很多民艺在转化过程中丧失其质朴感觉的问题,曾辉先生觉得这是一个极大的弊病,并举了刺绣的例子来说明,“很多地方刺绣模仿一些名画或者别的艺术形态来创作,尽管也下了很大功夫,用了许多绣工工时,但是它的艺术格调和美学品位反而降低了。原来刺绣是绣在衣服上,绣在生活用品上,能够被每个人所用上的,但是现在几乎很少看到有刺绣的方式、工艺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了。”

当然,他也肯定了这次众多征集方案中的一些做法,认为这些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把刺绣和绘画结合起来,梅枝、竹叶用绘画的方式来做的,上面的小鸟等元素用刺绣的方式表达,整体效果既有刺绣的艺术之美,和工笔的绘画结合,又让画面显得更有层次,突破了过去传统刺绣单一的表达方式,特别是模仿名画的方式,因为一切都是因地、因时、因空间创作出来的新作品。”

曾辉先生在“民艺转化的生机”系列研讨会上阐述自己的观点

曾辉先生在“民艺转化的生机”系列研讨会上阐述自己的观点

公共平台上的自由创新与展示

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曾辉先生表示,北京国际设计周是文化部和北京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一个国家级的大型设计文化交流活动,它不仅仅是一个大型活动,也是一个公共服务平台,而且希望形成一个常态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北京国际设计周不仅仅是在两周时间内做一些推广、展示、交流、交易的活动,而且可以可持续地帮助年轻设计师,帮助民间艺人寻找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他说:“我们在进行设计推广的时候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要让好的设计成为好的生活。如何让优秀的手工设计作品,真正变成产品,变成商品,变成生活用品,为大家所消费?要想实现这样的路径需要一种可持续的,不间断的推动和促进。”

像‘民艺转化的生机’这样的主题活动就很有意义,它可以形成一个平台,形成一个年度性、常态化的推广计划,能够不断地举办研讨活动、实施驻地计划,鼓励年轻人设计师进到本地去,能够以本土的思考来活化民艺的价值,也能够让更多具有现代设计审美和思维的一些设计师和民间艺人结合,产生出一种创新的民间艺术作品。”

文并摄/杨红军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