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中午刚过,罗隆军就带着旬阳县棕溪镇皮影社戏班子翻山来到了山沟里的龙头村,为晚上的演出做准备。搭戏台,摆挂乐器,理顺皮影人和舞台摆设的顺序,这些都是演出前少不了的准备内容。说是戏班子,其实算上他自己也就五个人,清一色的农家汉子。平常日子,附近乡镇里谁家有了红白喜事都少不了要请罗隆军的戏班子到家里,唱上一出戏。碰上过年过节,戏班子的生意会稍好一些,赶庙会或是哪个村子请戏,那也是常有的事。
2014年8月,陕西省文化厅公布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单位,旬阳道情皮影戏传承人罗隆军被确定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对此,罗隆军看得很淡,“其实也没什么太大变化,就是每年会拿到一笔象征性的补贴,数额不大,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算是一种承认和鼓励吧!”
道情与皮影 声影合璧
道情是流传在旬阳县境内一项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戏曲,也是旬阳影戏的主要剧种,道情的声,旬阳影戏的影,声影合璧,造就出了旬阳道情皮影的别样魅力。
旬阳道情皮影主要分布在旬阳的城关、棕溪、蜀河、关口、吕河、赵湾等与关中语音近似的乡镇。早在明崇祯年间(1628—1644)有个名叫白米虫的人将道情戏由关中带至商县并流传于安康、旬阳。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康西路人赖世魁从关中学会道情戏,回来后建立道情皮影班,聘人整理剧目流动演出。自此,道情皮影戏唱风日盛,广为流传。
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旬阳的赵家班远近闻名,常年活动。民国时期,以县城张喜娃子最有影响,民间素有“皮影子打架,喜娃子说话”之说。国民党四十军军长唐炳勋部驻防旬阳时,曾将张喜娃子的唱腔用钢丝绳录音机录音,以致旬阳人连呼唐盗走了本县的“宝”。又传旬阳当时名宦李啸风,对喜娃子唱的《白玉奴挂画》非常赞赏,其言“文词优雅,唱腔逶婉”。另一与张喜娃子齐名的皮影艺人为庞世堂,与张喜娃子同出一师(庞之父)。庞自幼从父学艺,无论是“拦门”,还是“场面”(即文武场),样样精通。
华阴老腔的近邻——旬阳道情
据《旬阳戏剧志》记载,旬阳道情源于唐代《承天》、《九真》等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出世思想,原来只是一些简单的歌曲。
由于长期流行于旬阳县农村,受其他民间艺术的影响,至今它仍保留着许多民歌小调的曲牌和表演形式,以说唱为主,委婉动听,表现出一种朴素、自然、和谐的独特风格。旬阳道情的音乐丰富细腻,或高昂激越,或缠绵悱恻,或愤怒悲切,或喜悦诙谐,峰谷跌荡,起落有致,令人忘神入情。其乐器接腔送调,烘托气氛,准确贴切。道情腔调更有特色,在每种板式唱完一段唱词后,全台艺人合唱一腔,气晕委婉,音调清澈,感情沉厚,浑然一体。
旬阳道情曲种与关中道情曲种同为一系。系以板腔体为主,兼一当地小调和其它地方戏曲牌的一类由说唱音乐过度为“影戏”的剧种之一。唱词多是“七字”和“十字”句。伴奏乐器在早期有渔鼓、皮弦、梆子、碰铃等。后来又增加了唢呐、板胡、竹笛等。伴奏乐器多为兼司:鼓司一人兼渔鼓筒和碰铃,正调皮弦(五度音定弦,内弦为so、外弦为re)一人,反调中音板胡(五度音定弦,内弦为do、外弦为so)一人,竹笛一人(兼唢呐),梆子一人,其它铜器(锣、钹、小锣)分别由皮弦、板胡兼司。
“旬阳道情的腔调与最近很多人关注的华阴老腔有些相似,但是二者在曲调上会有一些区别,风格旬阳道情更加婉转一些。”罗隆军介绍说。
旬阳皮影 系出名门
陕西华县位于中国陕西关中东部,是皮影的发源地。陕西皮影戏起源于汉代以前。《海阳竹枝词》中有首描写皮影戏演出的诗:“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汉武帝李夫人)这是皮影戏的初级阶段,而鼎盛期为唐代,
相传汉文帝时代(公元前179-156年),太子刘启出生后啼哭不止,整皇宫为此苦恼不堪。一次,一个宫女偶然发现年幼的太子盯着窗外树叶投在地上的影子出神,忘记了啼哭,并高兴的手舞足蹈。于是,宫女们用树叶剪成各种人形,动物的道具,用灯光投影在白布上哄逗太子开心。由于树叶很快就会干枯,保存时间太短,后来宫女们发现用牛皮做成的道具韧性好,易保存,易收藏,皮影由此而生。
皮影在陕西又叫“影戏”、“影子戏”,几乎遍及陕北、陕南及关中各地。皮影戏的传统剧目有《游西湖》、《海阳竹枝词》《哪咤闹海》、《古城会》、《会阵招亲》等。
陕西皮影有东、西、南三路,影人形制大小和表演唱腔均不一样。南路一派皮影,其影人形制介乎东西路之间,一般约24厘米左右。旬阳县道情皮影戏所用的影人就是典型的南路一脉。
经过上千年的技术改进,现在人们制作皮影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其制作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七步。第一步:选皮;一般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第二步:制皮;以陕西皮影为例,通常有"净皮"和"灰皮"两种方法。第三步:画稿;制作皮影时有专门的画稿,称为"样谱",这些设计图稿世代相传。第四步:过稿;用钢针把各部件的轮廓和设计图案纹样分别拷贝、描绘在皮面上。第五步:镂刻;实线保留形体轮廓挖去余部,为阳刻,多用于生旦、须丑的白脸。第六步:敷彩;用紫铜、银朱、普兰等矿植物炮制出大红、大绿、杏黄等颜色着色。第七步:发汗熨平;给皮影脱水发汗。第八步:缀结完成。
五个男人一台戏
与其他小型的皮影戏团一样,罗隆军的棕溪镇皮影社也只有五个人,他负责舞皮影和唱道情,其他四个人负责演奏乐器和必要的帮腔。当晚,龙头村点的戏码是《孝廉卷》,在这出长达两个半小时的道情皮影戏中,罗隆军要一直不停的舞动70余套影人及上百件舞台道具,此外更重要的是他还要在舞皮影的过程中演唱道情。其余四位成员则每人至少负责两件乐器的演奏,并在规定的时间点上帮腔演唱。
“目前,我们社里总共有200余套影人,小的舞台道具那就更是多了。每出戏用到的影人数量不同,像今晚这样的大戏,用到的就会格外多。”罗隆军一边按照剧情推演将影人按顺序挂在身边的绳子上,一边介绍道。每次演出前,这样的排序都要花去他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要将整部戏在自己脑海里过一遍,然后根据需要从箱子里取出一个个皮影。虽说这是件繁琐的事情,但是罗隆军却从来不敢马虎,“放错一个皮影,一件道具,那演出的时候就会变得手忙脚乱”,更何况正式演出时,他还得将一半心思放在口里的唱词上。
谈到自己从事这个行当的时间,罗隆军说:“我从18岁就开始跟着师傅学道情皮影了,一直干到现在。现在虽说也有徒弟在跟着学,但是学的和看的人都不多了。”在这个小剧团里,五个人的年龄都在40岁到50岁之间,他们在平日里会接受邀请,到有红白喜事的人家里演出,碰上庙会和节庆时,生意会稍好一些,“可是真正能坐下来认真看的多半还是一些老人,年轻人看个热闹就走了。”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眼球,他们也在试着做些新的尝试,例如排演一些新戏,在新戏里加入更多时代元素,并且“试着打破舞台的界限,加入一些真人演出的成分。”
生起篝火 耍起皮影
夜色开始降临,用过主家备下的晚饭,罗隆军和其他四个人就一头扎进了用帆布围起来的后台,调试音响设备,敲敲打打起来,为的是告诉还没来赶来的村民——好戏马上就要上演了。
正月里的陕西南部山村,寒意尚未退去,早来的村民索性在场院里生起了篝火。听到锣鼓声,看到篝火光,吃过晚饭的村民开始陆陆续续拿起板凳,走出家门,坐到了舞台前的空地上,来的早的人就能在篝火旁选到一个好位置。从没看过皮影的孩子们这时也耐不住了,开始挣脱家长的手,来到舞台前,一探究竟。
正式开演的时间到了,原本灯火通明的舞台开始暗了下来,只留下一盏打在幕布上的灯,伴随着罗隆军的一声道情,《孝廉卷》拉开了帷幕:
光绪年间,湖广地区有一位周百万,其子进京赶考,被招为驸马。周百万的妻子生病,死在了宅子里。周百万的儿媳为了埋葬婆婆,将儿子卖到了四川的田员外家,取名田庙郎。后来,田庙郎同样进京赶考,做了官。周百万的儿媳气不过丈夫的忘恩负义,进京告状,巧遇田庙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