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考古 > 正文

与远古对话 云南兴义村全国最大贝丘遗址考古发掘记(3)

2016-11-17 10:18:03    云南网  参与评论()人

在贝丘遗址,他发现了一处“灰坑”。这是古人留下的遗迹之一,用来清倒垃圾的垃圾坑,但在张建军的眼里却是宝藏。灰坑中可能有很多生活物品,比如陶器、炉灶等。

张建军常被人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你不是挖到很多值钱的宝贝?”“你挖到文物是不是可以拿回家?”张建军解释,考古工作不单是“挖宝”,更多面对的是那些外表不光鲜,再普通不过的器皿。这些东西的意义,多是为了方便考古工作者还原当时社会的形态以及组织结构。而

且,为了避嫌,考古界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不搞收藏。

在兴义村贝丘遗址的这次考察中,张建军与同事在两个探方里,共发现房屋18座、墓葬20座、瓮棺葬4座、灰坑6座、灰堆10座、道路4条、沟2条、护墙1道,出土标本器物1460余件。

发掘出来的器物很多已经破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修复。修复工作像是稀松平常的拼图,将一同出土的物品放在一起,慢慢拼凑。张建军戴着塑胶手套,经常一坐就是一上午。

贝丘遗址中,出土了不少流口器(瓶口呈弧线形的容器)。张建军推测,流口器大多是盛液体,为什么数量这么多,或许与当时此地的人乐于饮酒有关。

古墓骨骸的秘密

在赵东月看来,人骨不仅没带来恐惧感,相反,“看到了就特别开心”。

“那些小朋友在哪里啊?”赵东月刚到考古队,就冲着朱忠华问。

今年5月,遗址中发现人骨后,赵东月加入考古队。她从事体质人类学方面研究,通俗地讲,遗址中凡是与人骨有关的事,都由赵东月负责。她所说的“小朋友”,指的是刚刚发掘出来的儿童骨骼。

人骨带有腐朽死亡的气息。但在赵东月看来,人骨不仅没给她带来恐惧感,相反,“看到了就特别开心”。墓穴中遗存的骨骼是她的工作对象,当她看到、摸到、分析人骨时,有种兴奋感。“你有缘分碰到他了,你能提取他身上的信息,就很开心。”

虽然不怕人骨,但赵东月怕虫子。清理墓穴时,她经常遇到各种虫子。

自己在现场动手清理墓穴,会比在实验室得到更多的信息。赵东月可以通过遗体的埋葬方向,骨骼周边环境等细微的细节中发掘出不少信息。她能得知骨骼主人的年龄、性别,分析他/她生前的身体健康状况,还可通过对人骨的测量以及DNA分析,判断此人生前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此次发掘,赵东月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从骨骼中挖掘信息,试着还原当时的商业模式。

通过初步分析,赵东月发现,发掘出的人骨中,髌骨、耻骨比较粗隆——这证明这些人经常用小臂工作。由于腕骨使用痕迹不明显,排除了纺织的可能。“结合遗址的地理信息,因为在湖边,或许与他们从事湖边捕捞等活动有关。”

考古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探索古人物质生活,第二层是探索当时的社会组织情况,第三个层次就是探索精神层面,其中就包括对葬式的研究。贝丘遗址的墓穴中,有一种独特的“屈肢葬”葬式引人注意。遗体的肢骨屈折,使下肢呈蜷曲形状,然后葬入墓坑。这种葬式是墓葬制度史上一个奇特的现象。

赵东月介绍,屈肢葬在中国南方的古迹中比较多,有蹲踞式、肢解式等不同程度的弯曲肢体,兴义村贝丘遗址中的屈肢葬,是比较轻微的屈肢。关于它的来历和象征意义,学者们已彼此争论多时。“它可能是睡觉的姿势,也可能是回到母亲怀抱的姿势……最后养成了习俗,流传下来。”

重构远古时代

他想象着,4000年前,有人在杞麓湖畔定居,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关键词:贝丘遗址螺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