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收藏 > 正文

午门上的并蒂莲华(2)

2016-10-26 16:17:00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中国与印度渐不同

笈多式佛像对中国佛教艺术产生的深远影响,可以从此次中印雕塑展览中看出诸多例证,比如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北齐佛立像(图3)以及诸城北齐佛像,就是受印度笈多式佛像影响的典型实例。青州龙兴寺遗址窖藏佛像发现于1996年,出土的大小四百余尊造像中,东魏、北齐实例数量最多。东魏后段佛像从佛衣形式到躯体特征都开始发生变化,至北齐时,这种变化就非常显著了,其中那种着通肩式袈裟、躯体丰腴圆润的佛像,就是笈多造像元素的直接体现。

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北齐佛立像面相丰圆,低肉髻,两目微睁,高鼻梁,嘴角微上翘,传达出一种安静、内敛的冥想气息,而嘴角的那一丝微笑,则生动反映出佛国世界的美好。佛像左手残缺,右手抓衣角,手部造型饱满圆润,躯体在薄薄的通肩式袈裟覆盖下,也呈现出相同造型特征。其中袈裟的衣纹,仅以简洁疏朗的U字形阴刻线来表现。这种造型特征,与前边提到的马图拉佛立像相对接近,明显不同之处在于后者的躯体更为壮实并有肌体的起伏感。两者的差异,实际上是源于两地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古代匠工受儒家礼制思想影响,在表现人物躯体时更喜欢含蓄、内敛的造型特征。

诸城北齐佛立像的头部造型和上述实例大体一致,两手皆残,亦着通肩式袈裟。该佛像袈裟上完全不表现衣纹,只在袖口及佛装下垂衣襟处雕刻了结构线。佛装贴身并极为薄透,人体各部位特征一览无余,两臂及两腿的轮廓形态也完整体现出来。这种佛像造型,与萨尔纳特5世纪佛立像相似,不同之处在于青州实例人体特征更为含蓄,其造型意匠与同地出土的北齐佛立像之一相同。

中国式的阿育王像

这次展览中,另有一件出土于成都西安路南梁太清五年(551)阿育王像值得关注。“阿育王像”,是阿育王(约前304年-前232年)所造释迦牟尼佛像的简称。据学者研究,这种带有鲜明印度造型特征的佛像传入中国后,在东晋、南北朝至隋代的佛教信仰中得到推崇,但目前考古发现的实例主要集中在成都地区,其年代当在南朝,如南梁太清五年阿育王像,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

展览中的这尊阿育王像头部有高大的肉髻,发髻作起伏的圆丘状和翻转的云纹状,高鼻深目,头部最显著的特征是自鼻孔下向两侧生长的小胡子。在印度造像展厅中有一尊来自于北方邦马图拉的5世纪佛头(图4),也表现有相同的小胡子,这是印度人典型特征之一,据此可知两者之间应存在某种内在关联。这尊阿育王像着通肩式袈裟,袈裟衣纹表现为凸起的尖棱线状,与同地区出土的着褒衣博带式袈裟佛像存在明显差异。袈裟胸部衣纹和腹部以下衣纹各自成组,均为同心的U字形自小而大的扩散。这种衣纹线的空间构成关系,与前述的马图拉佛立像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只是后者胸腹部及以下衣纹并未分为两组表现。

这次中印雕塑展,相对完整地呈现了公元400-700年两国佛教雕塑面貌,期间也包含印度佛造像施加于中国实例的多种元素。实际上,此前印度贵霜朝佛造像传播到中国后,改写并推动了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轨迹;而笈多朝佛造像的传入,则在佛造像的外在衣装和内在人体表现上,再次改变了中国古人的审美取向。此中最重要的是,这些精美的佛像不仅是佛教偶像的理想再现,更是我们获得审美体验和精神食粮的不竭源泉。

关键词:雕塑佛教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