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 > 史记 > 正文

帝国与衙门间的战争 演变为后来军阀割据状态(2)

2016-04-07 09:16:52  时代周报    参与评论()人

另外有趣的是,德国学者狄德满所著的《华北的暴力和恐慌》一书中,还记载有大刀会的大师兄刘世端被指令到李秉衡的清军中传授刀枪不入之术。总之,李秉衡是一位对外极为强硬但也守旧的官员,在他的身上,看不到新时代的色彩。

甲午战败之后,李秉衡继续主政山东。然而他的命运也继续因为外国势力的进入而翻滚。光绪二十三年(1897),德国因巨野教案而派兵强行进入胶州湾,李秉衡认为“土地不可自我而失”,派兵与其相争,因此被罢黜,担任四川总督,但未到任便因德国压力而被罢免。然后担任巡阅长江水师大臣。庚子之变时,在南方李秉衡一度参加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刘坤一的东南互保。然而他最终还是选择抵抗外国,先是上奏募兵入卫京师,并在慈禧太后召见时极力主战。但是现实依然残酷,领军出战的他发现自己的军队在八国联军面前依然不堪一击,其在天津杨村(今武清县)兵溃,退至通州后吞金自尽。初谥忠节,随后联军将李秉衡列入事变祸首,要求严惩,清政府以李秉衡先死而不予治罪,但下令追夺一切官职并撤销恤典。

盛京将军,满洲战神的无力

与山东相比,盛京将军所辖的辽东地区才是甲午陆战的主战场,由于关外是清朝的龙兴之地,所以关外地方大员都是由满清宗师担任。时任盛京将军的是正白旗人裕禄。裕禄是清末重臣,曾任安徽巡抚、湖广总督、四川总督。后来一直做到军机大臣和直隶总督。和李秉衡类似的是,裕禄失脚于庚子之乱,作为直隶总督,他有镇守天津的重任,天津陷落后,裕禄逃至杨村,服毒自杀。

满洲贵族出身的裕禄不能打仗,甲午战争爆发以后,清政府急调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入辽取代裕禄。依克唐阿是满洲镶黄旗人,生于吉林伊通马家屯。早年从军,他在镇压捻军的战争中崭露头角。先后击败捻军首领张洛行于大回村、濉溪口,积勋升至佐领。同治初年,他在关外平定叛乱有功,赐号法什尚阿巴图鲁(诚勇的意思)。

同治八年(1869),依克唐阿升任墨尔根(今黑龙江嫩江)副都统,开始在中俄纷争中立下功劳。光绪元年(1875),沙俄强行占领住有5000余旗户的中国领土苏中阿地区,依克唐阿亲自带兵拒敌,据理力争,保卫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光绪二年(1876)任黑龙江副都统。光绪五年(1879),移呼兰,任呼兰副都统。由于沙俄对议改《伊犁条约》不满,一直在边境挑衅,依克唐阿亲自带兵镇守珲春。光绪十五年(1889年),擢黑龙江将军。成为清朝关外三将军之一。在黑龙江,依克唐阿精心训练了一支边防军(练军),但遗憾的是,这支部队或许从旧时代的眼光来看还不错,但在甲午战中不足以做更多的事。

由于依克唐阿是当时满洲人中不多的擅长征战的将才,清政府将他视为王牌。毕竟,关外是清朝的龙兴之地,全部由汉人将领防守关外,对于满洲贵族来说也不太能接受。但遗憾的是,和其他湘军及淮军的宿将一样,国内战争时期的“名将”,冷热兵器交替时代的“专家”们,在甲午战场纷纷神话破碎。依克唐阿也丝毫不例外。

战争爆发后,依克唐阿率领他训练的黑龙江军队3000人驰援辽东,并接替裕禄主持盛京将军的工作。到9月,清朝已经在朝鲜半岛战败,依克唐阿与提督宋庆组织鸭绿江防线,抵御日军。10月,防线被日军攻破,靠山一战,依军左翼被日军击溃,右翼统领永山遇伏阵亡,依克唐阿保余军撒退,责令革职以图后起。

随后依克唐阿退往宽甸,驻塞马集一线,同扼守摩天岭的清军聂士成部一起迎击日军。从个人作战意志来说,依克唐阿无疑远高于当时中方指挥者的平均水平。他总是身先士卒,且以其骁勇善战而“为敌所畏”,其的骑兵一定程度上给日军造成了威胁。在日本2013年大河剧《坂上之云》中,有描写陆军遭遇清军骑步一体,陷入苦战的场景,这支清军可能就是依克唐阿所辖的黑龙江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