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 > 史记 > 正文

梁实秋译莎翁,是被逼出来的?(1)

2016-04-25 09:01:12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唐山

“你是一个到处发难的人,只要你一开口,下文的热闹是不成问题的。”这是徐志摩对梁实秋的评价。

提起梁实秋,人们马上会想到他和鲁迅之间长达8年的“笔战”,但那只是梁一生“辩驳问难”中的一部分。梁和胡适、郭沫若、林语堂、郑振铎等都曾公开争论,甚至憨厚如老舍,亦曾撰文批评梁实秋“或因一时逞才,蔑视一切,暂忘团结之重要,独蹈文人相轻之陋习”。

上世纪30年代,左翼作家集体炮轰新月派文艺理论,其实只针对梁实秋一人,梁曾说:“我是独力作战,新月的朋友并没有一个人挺身出来支持我。”

回看梁实秋一生创作,精品寥寥,给人吵架太多、影响创作之感,然而,也正因吵架负气,才将梁实秋逼上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之路,1970年,梁独力完成此文化工程,成为中国第一人(此前朱生豪曾翻译全集,但未完成),使他跨入大师行列。

败成骂战,败也骂战,写照梁实秋的一生。

挨了胡适一闷棍

梁实秋本名梁治华,1903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余杭。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1920年12月,梁与同学组织“小说研究社”,引起年长一级的闻一多关注。1921年11月20日,朱湘、孙大雨、饶孟侃等也加入进来,更名为“清华文学社”,闻一多任书记,梁实秋为干事。在给顾毓琇的信中,闻一多写道:“得与诗人梁实秋缔交,真喜出望外。”

当时诗坛被胡适、俞平伯、康白情等把持,而梁实秋写了《〈冬夜〉评》,对俞平伯诗集《冬夜》中“被窝暖暖的,人儿远远的”等痛加嘲骂。文章投给《晨报副刊》,孙伏园置之不理,梁便将相关评论结集出版(书名为《〈冬夜〉〈草儿〉评论》,由梁父花钱印成)。很快,郑振铎撰文批评说“只看他们的主张,已很可以使人骇异了”,胡适亦加入进来,他举梁实秋所推崇的闻一多诗句“他们的笑声有时竟觉得/像坍碎了一座琉璃宝塔一般”,称比喻应用已知喻未知,哪能“拿一件大家不知道的事情来比喻人人都知道的笑”,最要命的,是胡适竟在文末署以“哈”,充作笔名。这一“哈”,让梁实秋“这口闷气至今抑在心里”、“每一想起来,辄愤迫得战栗”,乃至“只希望我们黄胄之裔少出几个‘哈’先生”。

然而,梁实秋却从未公开反击,反而认为这位“哈”先生“绝不会是胡先生(胡适),胡先生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

不久,梁实秋通过同学吴景超结识了胡适。

成了“绩溪女婿”

1923年,梁实秋赴美留学,1926年7月归国,加入新月派。1927年初梁实秋与程季淑结婚,程原籍安徽绩溪,故胡适称梁实秋为“绩溪女婿”。

回国后,梁实秋先在南京的东南大学任教,适逢北伐,躲到上海避难,胡适便将他拉入中国公学,胡对梁极照顾,一次胡请梁实秋、罗隆基、潘光旦到徽州馆吃饭,老板认识胡适,用方言对后厨大吼一声,大家都听不懂,胡适说:“他是在喊,‘绩溪老倌,多加油啊’。”绩溪穷,炒菜多放油是优待,梁实秋对这顿饭记忆深刻,但认为缺点是油太大。通过交往,梁实秋对胡适人格有了全新认识,他说:“胡先生从来不在人背后说人的坏话……相反的,人有一善,胡先生辄津津乐道,真是口角春风。”

被拉上了翻译之路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成立,杨振声任校长,杨拉闻一多、梁实秋等前去任教,闻任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梁任外国文学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李云鹤(即江青)、张兆和(沈从文的夫人)曾在他手下任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