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 > 史记 > 正文

中国共产党如何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1)

2016-05-10 09:26:18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一语,出自毛泽东1940年初秋与马列学院的邓力群等人的谈话。其中,“延安作风”是指中国共产党的作风,“西安作风”是指国民党的作风。这句话实际反映的是中共中央在全国抗战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党的作风建设的警示、期许和确定的目标。它更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受考验、加强作风建设的丰硕结果,历史证明了其价值,在今天仍有教育意义和借鉴意义。

全国抗战时期,国民党固有的“西安作风”并未节制和收敛,而是愈益泛滥

国民党在背弃孙中山新三民主义、背叛革命后,政治上蜕化,“党员官僚化”,作风日益腐化。1927年12月,地处国民党统治核心区域的江苏省党部,在对所辖党部的调查中称:“各县党部往往花天酒地堕落党员人格,呼卢喝雉违反革命纪律,吞云吐雾变成黑籍幽魂。”蒋介石也认为,国民党党政官员存在“迟缓”“推诿”“虚伪”“浮嚣”“阳奉阴违”等问题,“旧党员皆腐败无能,新党员多恶劣浮嚣”,“所见所闻皆腐败官僚”。全国抗战爆发后,国民党这些固有的颓败风气并未因抗日的战争环境而节制和收敛,而是愈益泛滥。

1939年1月,蒋介石指斥说:国民党“一般党员和党部的职员,最大的毛病就是懒惰废弛”,“虚伪粉饰,应付了事”。1940年4月,他又批评说:“上层官兵不知奋发补进,而且驰懈偷安。”1941年10月,他再次批评说:高级将领精神堕落,只知道做官,部下训练教育的进度如何,根本不知道,对于前方工事要塞配备的情形如何,完全是模糊印象,对于下面实际的情形,可以说完全不管;“敌人来了,不能抵抗,敌人退了,不能追击,几次战斗,毫无俘获”。

1940年回国考察的爱国华侨陈嘉庚,也深为国民党官场的腐朽景象所震惊:许多官员“身居要职,但都假公行私,贪污舞弊,生活奢华”;“各处办事员多者百余人,少者数十人,月费各以万计,不知所干何事”;吃喝盛行、花天酒地,“酒楼菜馆林立,一席百余元,交际应酬,互相征逐”。蒋介石也对这种奢靡状况看不过眼:“舆马填塞于酒寮,柬帖纷驰于衢市……在一般社会,方苦物价之高昂,我党政军人员乃日食万钱,无稍顾惜。”

在抗战之初,国民党曾要求其党员“不容再有丝毫因循泄沓,更须发挥实干精神”,但并没有采取坚决措施来根治久已存在的歪风邪气,蒋介石更是边批评边徇情恕隐。结果上行下效,顽症勃发,贪污腐化、结党营私、欺压百姓,浮报夸功、敷衍塞责、弄虚作假、文过饰非、裙带作风、文牍主义等不断蔓延和加深,成为国民党内的一种常态和政治特色。这种腐朽风气愈演愈烈,在日本投降后达到极致。

蒋介石在败退台湾后极为泄气地说:“抗战胜利以来,我们一般同志精神堕落,气节丧失,把本党50年的革命道德精神摧毁无余。甚至毁法乱纪,败德乱行,蒙上欺下,忍心害理”;“党部成了衙门,党员成了官僚,在社会上不仅不能发生领导的作用,反而成了人家讥笑侮辱的对象”。

在严峻、复杂的环境和挑战中,中国共产党培育了具有鲜明政治特色的“延安作风”

中国共产党以救国救民为职志,在为政治理念而奋斗过程中形成了优良作风。胡适虽然不赞同中共的政治主张,但也曾说:“他们(共产党)意志的专笃却是我们不能不十分顶礼佩服的。他们有理想有计划有绝对的信心,只此三项已足使我们愧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