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清帝当年木兰秋狝的行围过程是怎样的(1)

2016-11-21 10:55:30    光明日报  参与评论()人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30岁的康熙皇帝第三次出塞北巡。这一次,康熙皇帝没有重复旧路,而是选择了一条全新的路线。

从六月二十六日起,经过整个闰六月,直到七月初九,康熙皇帝带领着行猎的大军,在后来被称为木兰围场的这片大地上纵横驰骋,几乎跑遍了各条山川。其间两次到“红川”,即今围场乌拉岱川,行猎并驻跸12天。最北面,他到了拜察,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芝瑞。最后两天,“上驻跸噶拜谷口”,即今围场西南部的噶拜。然后取道滦河川返回。

康熙皇帝第三次出塞北巡,长达62天,其中在木兰围场的时间近一个半月。这是康熙皇帝第一次踏上木兰大地,是大规模的木兰秋狝活动的开端。从这年开始,40年间康熙皇帝除两年因特殊情况未至,其余38年每年如期而至。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康熙皇帝在上谕中说:“今习武木兰已历二十载。”向前推20年,恰为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

从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设围到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的一百四十年间,共举行了木兰秋狝一百0五次之多。

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即八旗士兵头戴鹿角,身披鹿皮,口吹木哨,模仿雄鹿求偶的声音,引诱出雌鹿进行猎杀的意思。围场,就是行围打猎的场所。据史料记载,当年木兰围场有一万多平方公里,它包括现在围场县全境、隆化县、丰宁县和内蒙古多伦、克什克腾旗部分,东西长125公里,南北宽122公里。木兰围场设立之初,根据围猎及训练军队需要,在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地方里依照山的走向和动物分布情况,共划分为67围,后来又在原有67围基础上增加5围,达到72围,因此人们习惯称木兰围场72围,围与围之间以木栅栏或在沟口植柳,俗称“柳条边”为界。

整个木兰围场北控蒙古(指今内蒙古与蒙古国),南拱京师(今北京),东通盛京(今沈阳),西临察哈尔(今张家口),地处漠南蒙古诸部之中,它是北京通往内蒙古、喀尔喀蒙古、东北黑龙江的重要通道。康熙皇帝在这里可以就近接见、宴请、赏赐少数民族王公贵族。木兰围场自然条件好,它地处蒙古高原、燕山余脉和大兴安岭余脉的汇合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地域广阔,适合大规模行围打猎。这里气候凉爽,适合避暑。木兰围场地形复杂,有高山、峡谷、丘陵、草原等,为训练八旗军队骑射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和场地。

初期木兰秋狝的规模相当宏大,康熙二十二年(1683)规定,每年围“派兵一万二千名,分为三班,一次猎拨兵四千”,并令宗室及各部院官员随行。分班随围的还有蒙古各部的王公贵族。

木兰秋狝一般于每年农历八月举行。当年木兰秋狝的行围过程分为布围、观围、行围、罢围四个步骤。

布围。五更天由管围大臣统领科尔沁王公,带领布围的1250名蒙古骑兵和喀喇沁、土默特、翁牛特、巴林、敖汉诸部提供的1908名围甲兵、虎枪手、向导及八旗军队等分头布围。八旗官兵不论打仗还是围猎,都要按八旗固定次序方位展开,即以黄旗为核心,分两翼以红旗和白旗延伸围拢,蓝旗为两翼前哨,两翼都要服从黄旗指挥。由远而近绕围场而布围,两翼前各数骑拥纛飞驰。两翼布围队伍军旗摇动,呐喊鸣金,压山而下,前哨进,后队依次而发,依山川大小、道路远近,最后形成15公里、25公里以及三四十公里的人并肩、马并身的地步,严严实实的形如铁桶一般的包围圈。

关键词:木兰围场秋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