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摘 > 正文

什么推动着中国古代南北人才的交替?(2)

2016-05-18 11:04:26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然而天下发解进士到省,常不下二千余人,南省取者才及二佰。而开封、国学、厅预奏名者,殆将太半,其诸路州军所得者,仅百余人尔,惟陕西、河东、河北、荆湖北、广南东西等路州军举人近年中第者或一二。……是以古之取士,以郡国户口多少为率,或以德行,或以材能,随其所长,各有所取,近自族姻,远及夷狄,无小无大,不可遗也。今或数路之中,全无一人及第,则所遗多矣。(《温国文正司马公集》卷三十《贡院乞逐路取人状》)

他虽然指出中第者少的路分在南、北都有,可是陕西、河东、河北三路已在北方五路中占了大半;而没有讲出来的,却是东南两淮、两浙、江东西、福建、成都府、梓州等路中第者所占的比例太高,而这几路占了南方路分的大半。

欧阳修代表南方的观点,反驳司马光的主张,指出:

盖言事之人,但见每次科场东南进士得多,而西北进士得少,故欲改法,使多取西北进士尔。……东南之士于千人中解十人,其初选已精矣,故至南省,所试合格者多;西北之士学业不及东南,当发解时,又十倍优假之,盖其初选已滥矣,故至南省,所试不合格者多。今若一例以十人取一人,则东南之人合格而落者多矣,西北之人不合格而得者多矣。(《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一一三《论逐路取人札子》)

欧阳修所说的北方士人在发解时,比起南方士人来讲,已经是“十倍优假之”,是指宋代的科举考试,在地方上州、军举行解试时,每一州、军各立有一个解额,多少不等,北方各路的州、军由于应考者少,相对来讲解额比较宽,通过容易,东南各路由于文化水平较高,应考者多,相对来讲解额比较窄,通过也较难。他认为北方士人获得发解已经比较容易,学业程度自然无法和南方士人相比,如果到中央的省试又再给予特殊优待,那对南方士人实在太不公平。北方的要求保障,正显示了北方人已无法在科举上与南方人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的用人,逐渐以南方人为多。陆游《渭南文集》卷三《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

臣伏闻天圣(1023-1031)以前,选用人才,多取北人,寇准持之尤力。故南方士大夫沉抑者多。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听并观,兼收博采,无南北之异。于是范仲淹起于吴,欧阳修起于楚,蔡襄起于闽,杜衍起于会稽,余靖起于岭南,皆一时名臣。……及绍圣(1094-1097)、崇宁(1102-1107)间,取南人更多,而北方士大夫复有沉抑之叹。

上引札文所讲宋仁宗时起自南方的名臣中,“范仲淹起于吴”、“欧阳修起于楚”仍有讨论的余地。范仲淹虽然祖籍在苏州,但出生在京东路的徐州,两岁时因为父亲去世,又随母亲改嫁而迁到同路较北的淄州,以后读书也在北方。欧阳修虽然祖籍是江南西路的吉州,但出生在四川的绵州,四岁时父亲去世,随母亲迁到京西路的随州定居,依靠叔父,后来应考解试也在随州。尽管如此,陆游所说北宋中后期整个大趋势的演变,却无可置疑。南宋时人列举各类天下第一,其中就有“福建出秀才,大江以南士大夫”,和国子监书、内廷酒、端砚、洛阳花、建州茶、蜀锦及其他多样物、人并列。两浙、江东西、福建、四川,从北宋中后期到南宋,都是人才最盛的地区。在学术上,北宋的学术中心尚在北方,到宋、金并立的时期,学术中心已转移到南宋所在的南方来。这种情形,延续到元代统一南北,仍未改变。

元代要到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才恢复科举考试,无论在此之前或之后,政府用人都以蒙古人、色目人为主,汉人、南人受到压抑,而南人所受的待遇又不如汉人。学者据王圻《续文献通考》统计元代书院的地理分布,可以看出当时人才的孕育,仍以南方为盛: 江西(73)、浙江(62)、福建(55)、湖南(37)、江苏(26)、广南(24)、四川(23)、湖北(19)、安徽(17)。(以上南方)山东(22)、河北(20)、山西(10)、河南(10)、陕西(7)。(以上北方)

上列统计数字自然不完备,但是大体上可以看出地域的差异。

显然这时南方的书院要比北方多出甚多,连宋代在文化上较为落后的广南,到元代也有了不少的书院。这可以说明,中国社会中心往南方的移动已经完成。

(本文摘自《中国社会史》,梁庚尧著,标题为编者所拟。)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