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摘 > 正文

人人都说悼念杨绛先生,却又不肯听从她的嘱托(1)

2016-05-29 07:00:13  凤凰文化    参与评论()人

杨绛先生走了,这一次,无法再“万人如海一身藏”。

在信息化时代中,私密已成奢侈品,虽然杨绛先生生前曾再三表示,不希望去世成为新闻,不希望被打扰,可事实是,尘世最终还是狠狠地纠缠了她一把。

人人都说悼念杨绛先生,却又不肯听从她的嘱托

据说,有的媒体几年前就已经准备好了稿件,专等这一天,还美其名曰“预案”。

实在搞不懂:该有怎样强大的内心才能做到一边祝寿,一边却在偷写悼念文章,且盼着能早日发表。也许,我们确实习惯了这种分裂,所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面向:今天是伪君子,明天是真小人。

生与死,本是偶然事件,应该上帝说了算,可有了B超,生就成了必然事件,同理,有了“预案”,死亡也成了必然事件。于是,不论怎么挣扎,最终都无法免成为他人的工具。我们亵渎了上帝,所以活该再亵渎彼此。

这能埋怨媒体人吗?当然不能。

媒体人面临两难:不追这种新闻,会被视为缺乏职业精神、漏报选题;而追这种新闻,又在良心上难以过关,会遭受访者斥责。媒体只是一种职业,如果社会不需要,谁肯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问题的关键,在于公众需要逝者,需要将死亡这种个人事件变成一次集体狂欢。

因为我们都太繁忙,被各种压力催跑,生活日渐变成单调的朝九晚五,甚至丧失了时间感,而没有时间感,也就没有了意义感。

回想10岁到20岁,一幕幕是那么清晰,再回想30岁至40岁,连前后顺序都经常记错。时间长度相同,感受却完全不同,因为前者我们要面对太多新鲜事物,后者则多是重复再重复。

于是,我们才需要消费突发事件,通过突发事件,我们才能暂时地重拾起感动、真诚和理想。

这,并非某个具体的人的责任,而是现代性的客观结果。现代性是一种组织方式,它不断在攫取资源,不断在扩张——它一方面加速改造着外部世界,一方面又加速改造着每个人的心灵世界。

正是在现代性的挤压下,环境不断恶化,世界日趋单调,甚至连我们的睡眠时间都在迅速缩短……一切可能的领地都被最大化地占用了,则敬畏、隐私、安宁之类,又如何能抵抗?于是便有了这样的滑稽局面:人人都说悼念杨绛先生,却又绝不肯听从先生的嘱托。

表面看,我们都在头上标出“利他”的光环,可结果却是,我们共同塑造了一个“害他”的氛围,而这样的恶性循环,何时才能终结?

突破现代化的困境,只有一种方式——自我醒觉。即: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们脑海中所呈现的那些东西,很可能是外部世界赋予的,而非真我的思考产物,在追寻一份感动之前,我们应先去追寻真正的自我。

我们为什么会沉浸在现代性中不知自反?因为从小到大,教育、社会、文化等都在告诉我们:世界从来如此,世界只能如此,这才是最正确的结果。并通过考题、命令、习惯、成功案例等方式,内化为我们的主动行为。

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每次波澜,都会有那么多激情洋溢的“智者”站出来指点江山,为什么在我们的网络上,总有无数激情洋溢的评论家,为什么再渺小的话题,都能演变成两派对骂……当语言已沦落为一种发泄工具,只为追求更麻辣、更犀利而存在时,我们事实上再一次被现代性所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