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文学 > 正文

五四青年节重读鲁迅:只研朱墨作春山(3)

2016-05-04 09:08:32  人民日报    参与评论()人

《新青年》最为畅销时,每期的销数可达16000份,在全国各地有74处发行所,甚至新加坡也有两处。但1920年1月,随着陈独秀回到上海,杂志的编辑中枢重新迁回上海,《新青年》同人之间的隔膜、分化已逐步显露。1921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九卷一号上发表小说《故乡》,给处境困顿的杂志以很大慰藉。

1922年7月,《新青年》出版完九卷六号后休刊。对于这样的结局,鲁迅虽然略感颓唐却并不讶异。之后,鲁迅创办过同人刊物《语丝》,也为《申报》的《自由谈》等写过许多杂文,但对于曾经的《新青年》同人显然是极为怀念的。1932年,他充满感伤地回忆起当年的并肩战斗,“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只因为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虽然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

“战斗的意气”,正是《新青年》成为一代名刊的根本原因,也是鲁迅愿意为之呐喊的真正原因。“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荧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这是鲁迅在《热风·随感录四十一》中写下的文字,也是鲁迅一直以来对于青年人最真实的希望吧。

制图:蔡华伟

《人民日报》(2016年05月03日24版)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