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讯 > 正文

英国工人阶级为何子承父业?(1)

2016-12-02 09:54:40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早报专访人类学家保罗·威利斯 谈英国工人阶级的男性气概与学术研究


保罗·威利斯


《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书封

“要解释中产阶级子弟为何能继续从事中产阶级的工作,难点在于解释别人为什么成全他们。要解释工人阶级子弟为何从事工人阶级的工作,难点却是解释他们为何自甘如此。”著名人类学家保罗·威利斯在他的名著《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一书的前言中写道。

威利斯想探讨的是,在英国为什么工人阶级孩子甘愿从事父辈的工作,这样的工作低薪、社会地位低、不体面。带着这样的疑问,他在英国的一个小镇进行了民族志研究,对象是小镇上的十二名工人阶级子弟。这项民族志研究后来以《学做工》为题出版于1977年,甫一出版,即成为文化研究、人类学领域的名著。

上周日,应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城市与乡村文化研究中心的邀请,保罗·威利斯来到上海进行学术演讲。早报记者借着这个机会,与威利斯教授聊了聊这本出版于40年前的名著。

在书中,威利斯发现工人阶级子弟中间盛行一种反学校的文化,他们认为体力劳动是有尊严的,是有男人味的,而那些循规蹈矩的乖男生没有男人味,文凭没用。而悖论在这里,如果他们主动拥抱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好好学习,或许能摆脱命运的安排,顺利上升为中产阶级;反而是他们对于这种意识形态的反抗,使他们走向了自我诅咒的道路,最终完成了自身阶级身份的再生产。

《学做工》描述的是1970年代的英国状况,在中国的语境下,一个与书中的反学校文化有些许类似的例子或许是所谓的“读书无用论”。当一个贫家子弟倾尽所有进入一所三流大学,却发现毕业后依然找不到工作时,曾经笃信“知识改变命运”的家人或许会重提读书无用论。当然,《学做工》无法直接用来分析中国的状况,但就英国工人阶级如何复制自身的阶级身份而言,这本书无疑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参照。

“男性气概的概念可细化

到具体地方的具体人群”

早报记者:您现在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为什么选择来中国任教?是因为对中国感兴趣吗?

威利斯:我很高兴《学做工》的中文版是由译林出版社出版,2013年我受邀来中国谈这本书。当时我遇到北京师范大学的人,他们说想邀请我来北师大教育学部任教。但我从来没有事先计划过这件事,我职业生涯的大部分都是因缘巧合。

但我一直对中国非常感兴趣。曾经我们的衬衫上还有毛泽东的肖像,但我们当时不知道中国的情况。当然现在大家都对“中国奇迹”感到惊奇,所以我也对中国经历的转变感兴趣。你知道我的祖国英国200多年前发生了工业革命,我对中国如何经历类似的一场规模百倍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变迁很感兴趣。

早报记者:回头再来看《学做工》,你认为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正吗?

威利斯:我写《学做工》是将近四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以为只有英国人对它有兴趣,这本书后来居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我也觉得很神奇。中文版可能是第20个译本了。或许你可以告诉我这本书是如何被中国读者接受的,是不是它讨论的内容与中国的问题相关。

关键词:工人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