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评 > 正文

流沙河:“侦破”汉字奥秘(2)

2016-03-17 09:34:04  光明日报    参与评论()人

流沙河认为,简化字是拼音化过程中的过渡产物,拼音化进程终止了,简化字自然应该被废除,回归中华传统文化的正体字。“每一个正体字都有理由证明自己为何存在,而每一个简化字都无法证明自己存在的理由。”老先生据理力争。

流沙河介绍,1956年国家推出简化字以前各种报章杂志以及学生教科书中使用的文字都是正体字,当然也包括政府文件中使用的文字。1956年出于形势之需,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正体字中的一部分被简化了,而这部分简化字相对应的叫繁体字,即简化字的原型。“正体字是一个早就存在的概念,繁体字则不然。”老先生又解释说,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种写法,其中一种是被官方和教科书接受和认可的写法,即正体字,其余的写法则被称为异体字。

以记者名字为例,流沙河分析说,“刘”的正体字是“劉”,正体字中左部是声符,告诉你这个字读“liú”,右部是一把刀,表义,有英文中“kill”的意思,左右合在一起既能读出发音,又能清楚其字义。而简化字“刘”左边是“文化”的“文”,右边保留一把刀,意思就不清楚了。“彬”字自古已有,没有被简化,左部“林”表音,是声符,右部“彡”表义,具有修饰、美化的意思。老先生补充说,“所有正体字都能讲出道理,现在我们所用的汉字中大部分是像‘彬’一样的正体字。原本我写这一系列小文时所起的题目叫‘简化字不讲理’,后来改为现在的‘正体字回家’,84岁高龄的我是想建议那一小部分没有存在根据的简化字退出,还原汉字的风采。”

早在70年前,抗日战争末期,正读初中一期的流沙河坐在泥地茅盖的教室里,成都来的国文老师刘兰坡先生手持一炷香快步走进来登上讲台去,鞠一躬后轻声说:“我是燃香而来,望诸君努力。”至此,流沙河开始研习清代王筠著的《字学蒙求》,并听说有一部大书《说文解字》。这一听,竟觉得有趣。“原来汉字就像一台机器,能拆解成零件二三。零件组装搭配各异,造出许多不相同的汉字。”从那时起,流沙河就对古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57年以后,流沙河得以有机会开始研习甲骨文、金文以及《说文解字》,在当时仅是自娱。退休后,他彻底进入侦破汉字奥秘的状态,数十年乐在其中,并投身于“薪尽火传”之事。长期与流沙河有接触的新星出版社编辑高晓岩说:“先生对汉字的解释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他的生活经验——对大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成为解析的证据,这也是他的著作趣味横生、引人入胜的原因。”

作为新星出版社老愚工作室的出版人,高晓岩先后策划出版了流沙河最重要的著作,包括诗论《流沙河诗话》、随笔《画火御寒》和书话《晚窗偷得读书灯》等。“老先生晚年说文解字三部曲《解字一百》(原名《文字侦探》)、《白鱼解字》(手稿本)和《正体字回家》(手稿本)最受欢迎,也确实激发起读者探究中华文化的兴趣。”

高晓岩介绍,《文字侦探》是流沙河为大众所写的识字读本,书中对100个常用汉字进行释读,令人豁然开朗。《白鱼解字》则是系统解释汉字造字的奥秘,旁征博引,涉笔成趣,赢得了广泛好评,也让许多人由此热爱上了中华文化。《正体字回家》是一本专门剖析简化字弊端的著作,从音、形、义诸方面论述简化字的本质,发人深思。“出版后随即引起激烈争论,简化字的存废再度成为一个问题被提出来。”他补充说。

少时受古文字学启蒙进而对简化字看不惯的流沙河,始终认为简化字不讲理。在他看来,汉字不仅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它还能把祖先的文化遗留下来。“每一个汉字都包含着祖先的智慧,研究汉字能够看出他们的思维模式、想象力,以及对世界的感受。”流沙河始终认为每一个汉字都是活生生的化石,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载体。

(责任编辑:石豪 CC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