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评 > 正文

匠人的炼金术:从今天起,关心服装电路板和烤鱼(2)

2016-05-03 09:07:07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作者具有把所有匠艺打通的神奇“通感”,就像他举的那个例子:1666年伦敦大火后,雷思着手治疗这座受伤的城市。他借鉴望远镜观测到的天象来安排街道的布局,又采用显微镜式观测法调查伦敦市区的人口密度,提出的规划方案有点像他画的长尾管蚜蝇眼睛——这个方案比现实呈现的更加清楚。桑内特更有将所有匠人都变回游戏中孩童的魔力,Linux工程师、建筑设计师、炼金术士、玩具设计师、小提琴家、解牛庖丁……被作者从时间线上解脱出来,安排在展示匠艺的舞台,读书如观剧,读者如果愿意放弃成心,开启想象,便能从若干细小的日常行动中,体会深藏于古今匠艺的奥义。

“追求质量意味着学会好好地利用痴迷的态度”,“老茧让手对细微的物理空间变得更加敏感,也能刺激指尖的感觉”,“练习变成一种叙事,而不仅仅是手指的重复”,“借鉴下砍和放松的技巧,来计算最小力量”。无需分辨他在描述哪一种匠艺,细心呼应你心中关切的事物,匠人之路便会在脚下渐渐显现。我目前关心的三件事,写作、编辑、育儿,从这本书中都能获得启发。

“死去的孩子。做好让他重生的准备。用土把他填满。当心点!他不能吃太饱。给他穿上金色的外套。为他沐浴。给他温暖,但要小心。孩子晒太多阳光会死的。给他戴上珠宝。这是我的菜谱。”这不是黑暗童话,而是桑内特引用的“阿尔比费拉鸡”菜谱——你从中学到什么?烹饪、育儿、写作,还是别的?

书中引用历史学家基思·托马斯的话让我印象深刻:“大多数高明的炼金术师,是在研究一门灵魂的学问,而不仅仅是为了寻找黄金。”二者实则并无矛盾,人生如有值得去做的事,它必然在研磨匠艺的同时淬炼灵魂。正如作者所言,“如果把事情做好并无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那么这件事情还是不要去做为好。”任何匠艺,终究打磨的是人生。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