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军事 汽车 游戏 科技 旅游 经济 娱乐 投资 文化 守艺中华 佛教 红木 韩流 文史 军事APP 头条APP

注册登录
 
   舌战群儒 鲁肃馆驿中见孔明,又嘱曰:“今见我主,切不可言曹操兵多。”孔明笑曰:“亮自见机而变,决不有误。”肃乃引孔明至幕下。早见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孔明逐一相见,各问姓名。施礼已毕,坐于客位。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乐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齐七十余城:此二人者,真济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庐之中,但笑傲风月,抱膝危坐。今既从事刘豫州,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且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曹氏即灭矣。

  诸葛亮的人生

  葛亮本是山东人,后迁居隆中。在隆中的十年,诸葛亮由一个普通的青少年成为一个识时务的俊杰。一个客居的外地人,何以立足成长为青年派的领袖........[详细]

关羽, (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
 
三国百科:
  【 战区屯田有蹊跷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是怎么败的? 】 实际上,本次战役基本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交战。由于魏军采取了坚守战术,使蜀军求战不能。从战役企图的实现来看,应当说魏军完全达到了战役企图,而蜀军完全没有达到战役企图。所以说本次战役蜀军的行动是不成功的。虽然在最后的撤退阶段有一些表现,也只能是保证蜀军不受大的损失而已。 司马懿也认为蜀军向东出武功对魏军威胁较大,西上五丈原则对魏军没有什么威胁。诸葛亮之所以未选择东出武功,主要是他一生谨慎,不敢冒险。我们知道战区的地形是,渭河与秦岭山脉之间有一条狭长的平坦河谷地区,蜀军可以沿这个狭长地区向东进兵。但是由于司马懿的大军是沿河筑垒,如果蜀军沿这个走廊向东运动,就要冒侧敌行军的危险,大军在狭长地带侧敌行军的危害是很明显的(举个现代的战例:辽沈战役中,廖耀湘兵团12万精锐大军在黑山、大虎山一带侧敌行军,向营口撤退,结果遭到解放军的拦腰攻击,结果全面崩溃,仅两天时间12万人就全部被干掉了。如果不是侧敌行军,这样的主力兵团即使被包围,至少也能打上20天以上) ....... [详文]
  【 揭秘诸葛亮的北伐:一场争权夺利的阴谋 】 魏延和杨仪之间交恶到什么程度呢?《蜀书·费祎传》如此记载:“时值前军师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互相憎恶,每次并坐争论的时候,魏延往往愤怒地举起刀向着杨仪比划,杨仪则往往泣涕横集。费祎经常在二人之间做和事佬,终诸葛亮之世,能够各尽魏延、杨仪之用,全赖费祎的匡救之力。”魏延举刀相向,有欲杀杨仪之心,可见二人仇隙之深,已是水火不容,无法化解。 让杨仪为首统帅三军撤回汉中,是诸葛亮临终时的安排。这一安排,必然会激起魏延的反对和抵制。但这一安排的意义如果仅仅止于临时应急,以求蜀军全身而退,其实还不足以完全令魏延武装“反叛”。事情的关键是诸葛亮在杨仪身上的这一安排其实还另有文章:借此暗示众人,将杨仪打扮成自己最热门的继承人人选。杨仪能够当政,这一点才最致命。魏延深知,杨仪当政,自己不可能再有好日子过了。诸葛亮在世之日,最多让自己怀才不遇,不获重用罢了;杨仪一旦执政掌军,自己就可能只有一种结局——死定了。魏延绝对不能坐视杨仪慢慢找机会砍掉自己的脑袋。不反杨仪是个死,反杨仪最多也是个死,选择后者或许还有一线生....... [详文]
  【 诸葛亮与周瑜的实力:看诸葛亮为何被后人称颂 】 诸葛亮擅于料理政务,此乃不容置疑之优长,史载亮“立法施度,……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可谓治世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究其治国既法家遗风,亦具儒家精神,宽严得所,民咸称道至于今。稍不足处在于蜀地人才贫瘠,加之政务繁忙,难免事事亲为,遂未享天年。 治军布阵之才,亮胜,诸葛亮有《八阵图》传世,而亮死后,“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据武功五丈原时,行“分兵屯田”之策,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可见治军之严之善。周瑜在江东集团兴起中,主要是指挥军事,当多涉及治军布阵之事,虽未见记载,但亦应为治军布阵之良才,不过未有亮之卓特声誉。故评亮胜。 战绩方面,平手。赤壁之战为孙刘集团共同努力之结果,鉴于周瑜多具体指挥,可评瑜胜。但赤壁战后,周瑜早逝,未有更多战绩。此后,诸葛亮平定南蛮,五出祈山,与司马懿战成平手,可补其赤壁之战中所缺....... [详文]
  【 身残志坚立志报效国家 双腿都有残疾的诸葛亮 】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但诸葛亮小小年纪,哪里懂得摔伤筋骨的厉害。他每日在院子里扶着墙壁蹦来蹦去,有时还在小伙伴的相约下,拄着拐杖偷偷溜到街上玩耍一番。由于活动过量,本已有裂痕的髁骨不但没有恢复,反而长成了畸形。郎中诊视后说:“这孩子的脚怕是要落下残疾。出门走路离不开拐杖了。” 晚上,诸葛亮双手撑着身体,移到窗前,扶着窗棂,凝神寻找北斗七星,寻找银河牛郎织女星,寻找太白金星。他眺望天空中的星斗,对照搜罗到的气象谚语:什么“月背弓,必刮风;月戴圈,下雨不过三。”观察星辰和月亮的变化,尝试预测天气的阴晴。如今,他已经认识几十颗星星了。对于二十八宿星的位置他已经了如指掌。在闪烁的星斗中,在无垠的天际间,诸葛亮找到了无穷的乐趣。 在养伤的日子里,诸葛亮不仅尝到了肉体的痛苦,而且经受了精神创伤。但却因祸得福,与泰山道人和小道童成了朋友。泰山道人隔三差五来给诸葛亮检 ....... [详文]
  【 诸葛亮如何通过政治斗争来攫取蜀汉最高权力? 】 刘备托孤之时必须取得控制军队和政权多数的荆州派系的支持。首先,诸葛亮是荆州派系的核心人物之一,符合这个最重要的要求。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是刘表的旧友;沔南名士黄承彦是他的岳父;原在荆州主掌行政的蒯家是诸葛亮大姐的婆家;掌握军权的蔡瑁是他的妻舅;庞家是诸葛二姐的婆家。通过这些直接关系的转折,诸葛亮又和马家、习家等搭上了关系。诸葛亮绝不是什么“躬耕南阳的布衣”,而是荆州派系关系网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棋子”。 其次,诸葛亮是战后人才凋敝的蜀汉政权中声望、功绩最高者。刘备东征之前,庞统、法正、关羽、张飞、黄忠就已经先后亡故。东征失败,张南、冯习战死,马良遇害,黄权被迫投降魏国。战后声望和资历甚高的司徒许靖、尚书令刘巴以及骠骑将军、凉州牧马超和刘备的妻舅、安汉将军糜竺相继去世。蜀国已经没有人能在功劳和名望上与时任丞相的诸葛亮相匹敌了。 ?所以刘备面临的不是挑选谁为“辅命大臣”的问题,而是如何让这个人尽心选辅助幼儿、延续政权的问题。正史的说法是刘备以情动人。他一方面告诫儿子对诸葛亮要“以父事之” ....... [详文]
 

本期专题设计:肖 睿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